2022.8.11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202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少孩子把这些名言警句背得滚瓜烂熟,做事却依然拖拖拉拉,让好不容易修炼成佛的妈妈一秒破功,化身移动计时器不停催促。
其实,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而是时间太抽象,孩子根本体会不到。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这样的直觉反应并非天生存在,而是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累积而发展,大部分孩子的时间知觉在3岁左右才开始萌芽。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就要先给孩子时间,让他分清时间顺序,把控时间距离。培养自制力,孩子受益一生。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人如陶瓷,小时候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期好比粘土,给予何种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这个特殊时期,自律在孩子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父母无时无刻的监督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让孩子自主学习,还是要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放下焦虑,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要让孩子学会自律,先要给他机会自我管理。不包办、不控制、不催促,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我们从旁辅助,适当提醒就好。
当孩子还在襁褓之中,父母是他们的时间管理者,为他们细心安排每分每秒。
当孩子离开我们的怀抱,父母成为他们的时间监督者。迟到、拖沓让我们焦虑、担忧,恨不能每时每刻跟在他们身旁。
我们忘了,父母子女一场终有别离时,孩子会踏上只属于自己的时间旅途。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程,无法参与他们的一生。
我们能做的,便是教会孩子掌控自己生命中,那些最易流失,而又无法复制的每分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