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中午从学校回来,高兴地告诉我:课间在厕所旁捡到一百元,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老师,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我听后也伸出大拇指赞扬儿子: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少年。接着我给儿子讲了《乐羊子妻》
[南北朝] 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
儿子听后也给我讲了成语故事:路不拾遗。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裳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着急。这时候,有人劝慰他说:
“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丢衣裳的人半信半疑。他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
于是他转身回去,果真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
这个故事形容社会风气好转。
儿子不愧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