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刷到了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中年妇女抱怨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整天无所事事,女婿在忙着打游戏,而女儿在一旁耍手机,而且这对年轻夫妇抱着丁克的信念,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个丈母娘在旁边一直焦虑的劝着女儿、女婿要干一些正经事情,要像正常的家庭一样生儿育女,但是这对年轻夫妇充耳不闻。对于这对夫妇是否丁克,我觉得这是个人的观念所致,但是对于夫妻俩整日无所事事的玩手机或游戏,我想他们一定是衣食无忧的,否则在这么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忙着挣米生存还来不及,怎么能有那么大把的时间去逍遥快活呢?
又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孩子因为妈妈不给她零花钱,而当街撕咬妈妈,他的妈妈疼痛难忍连连的说“我错了,我错了”。
我又联想到了我的侄儿,作为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我的侄儿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两天侄儿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她的妈妈给她书包里装了几本书,希望她来了我家能多少学点知识,但是我观察到的是,这个孩子从早上七点多起床,一直磨蹭的踱来踱去,我劝他多少看点书,但是他犹如躲病毒一样远远的躲着书。仅仅三年级的孩子就有120斤,活脱脱一个小胖墩。晚饭和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吃,他狼吞虎咽的吃到吐为止,今天我观察到刚刚下肚的饭菜还没有消化,他就急着翻箱倒柜的找零食。我实在不好意思,于是给了他一些零花钱,他高高兴兴的去买了一堆零食吃了起来。
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家庭对于孩子的物质生活给予了过多的满足,而忽略了孩子精神生活的培养,特别是吃苦耐劳这种精神品质的培养。大概是我们作为父母的都有一种“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的愿望,但是人生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们对于孩子的溺爱是可以让孩子避免吃苦的吗?如果吃不了读书的苦,那就要吃生活的苦,如果年轻时不愿意吃苦,老来必要受苦。不愿意读书写作,那么文化课必然差劲,贪吃而不运动,导致肥胖,那么,体育课分数必然高不到哪,甚至还会因肥胖而导致一些健康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真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