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不同的,今天是我们这里的财神节。
财神节,一般是农历七月廿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经商业户通常要大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鞭炮自清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发财、发财,恭禧发财。”
鞭炮花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整个城区将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下午六时许,鞭炮声再度密集起来,城区乡村的家家户户便在财神像前摆供燃香,磕头祈祷,供祭庆贺仪式通常持续到晚八时。
下班后,我们开车和两个女儿回老家去爷爷奶奶家吃饭。行至半道,我们就听到炮声隆隆,好不热闹。噼里啪啦的声音震动着我的耳膜。
“今天是什么日子,不过年不过节的,怎么这么多放鞭炮的。”果果边说边皱起了眉头。
“今天是财神节,也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才有这么多放鞭炮的。”爸爸笑着回答她。
“财神节,这是什么日子?”果果疑惑极了,不解地问爸爸。
“财神节的来历是很久远的。据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发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爸爸滔滔不绝地说了很久。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原来这样啊!怪不得今天这么多放鞭炮的,原来是为了图个吉利,请财神爷保佑生意兴隆。财源旺盛啊!我向爸爸竖起了大拇指。
我想:财神爷一定会保佑所有的人都财源滚滚的。希望财神爷许愿的时候,可别忘了让所有放鞭炮的,为你庆祝生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