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老师的“不写暴力作业”这一节,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罚写作业”,在前面的两节内容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老师或者家长通过罚写作业的方式,去纠正孩子的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但其实这种方式适得其反。
罚写作业,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文中讲到圆圆四年级时,因数学定理背诵与原本有出入,就被罚写十遍。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语文当中更加常见,因为语文有很多内容确实需要准确记忆,一字不差。但是对于一些公式定理,更多的还是在于理解,学会运用,不该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肯定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会记住很多东西,但是当我们从记忆库中搜寻时,脑子里的东西会变得混乱,难以运用自如。所以,无论何时,罚写作业这种方式都要慎用,一旦运用失当,会引起孩子对作业,甚至学习的厌恶。
暴力作业不光来自于学校,很多家长在家里也会用写作业来惩罚孩子,班级作业的本质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奴役。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其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所以,无论家长或老师,都要避免让孩子遭到暴力作业的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