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诗涵:
尚不谙世事的你或许不懂得有太多太多的难能可贵正在悄然发生。比如:2022年的新课标改革。
不得不说中国真得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每十年一遇的课改,在你正式步入小学前一年开启了。这次课改要伴随你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这是多么的幸运!为什么妈妈要用“幸运”来形容这次课改带给你的影响呢?且听妈妈慢慢说:
此次新课改有四个重大突破。
。 1.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不同于老生常谈的素质教育,这次的目标更加具体,更加理性,更加贴近实际。它直击求学者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就语文来说,它不再简单的强调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而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构建的在真实语文语言应用情景中形成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通过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不难看出这次课改的与时俱进与深度。
2.学业质量
这次课改牵扯到的学业质量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性检测又分为纸笔考试,表现评价和过程数据。
3.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或许你会觉得这个名次太过专业,那妈妈就说得形象一些吧——这次改革特别像盲人摸象的故事。曾经的课标就如同盲人一样只是单纯的教会求学者大象的腿长什么样子,肚子长什么样子,耳朵长什么样子,却很少给我们机会去思考所有已学知识的实际样子——大象。而这次课改恰巧重点强调所教授知识的结构化,即让求学者时刻明白大象的整体样子,然后再主动研究大象的身体部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啊!
对于学习经验的结构化怎么才能实现呢?有两条路线和三个策略——横向结构化和纵向结构化。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纵向结构化,从下往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纵向结构化,从上往下,组织者是学习的学科原理和概念。
4.课程实践
这次的课改无论是学习任务群还是核心素养,都在强调整体性,情景性和实践性。俗话说:“我学了不一定记住,但是我做了就会了。”
由此可见,能够在求学之路上,恰逢改革,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各种不幸的深刻反思和与时俱进的探究,愿你能乘着新课改的春风,飞得更加快乐,更加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