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着“学习要刻苦”的观念。其实,学习上用功勤奋是必需的,但把“学习”和“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它会使孩子一想到学习,就会觉得不适。谁会喜欢苦呢?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吃苦”,必须有足够的理性和毅力,连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办到,何况孩子呢?
每一个忘我投入学习和工作的人,一定是建立了兴趣和责任,平时我们看到的这些人承受饮食起居上的“苦”,忽略了置身于喜爱事情的“乐”,以为他们的成功都是靠“苦”取得的,他们不是“苦”,他们是“痴”。
刻苦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他不会凭空产生,它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中产生的。有的孩子上中学了,马上要高考了,还不愿意用功学习,说明他的学习品格始终停留在低龄阶段。这种发展的停滞是由于从小到大,他在学习上始终没有形成兴趣,在思想上始终没有发展出理性。这些发展的停滞,一定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及方式有关。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一定要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