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Tasmania

孩子在各个阶段学习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就现现的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从兴趣,方法到勤奋,是个因果关系。在每一个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都无法截然分开,而且并从于各阶段中。在每一种学习活动中,“兴趣”始终重要,呵护好了兴趣,才可能产生方法,有了兴趣和方法,才能生长出勤奋。在培养孩子勤奋学习方面,恰恰不能强化“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要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孩子乐队学习提不起兴趣。成人指责孩子“不刻苦”是件很容易的事,与之相伴的是批评孩子“不懂事”。似乎孩子不知道用功学习的好处,于是一遍又一遍的告知孩子学习应该刻苦努力。其实儿童并非不知道刻苦学习,可以换来好成绩,他只是做不到。当学习活动没有换,其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理距,调节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不刻苦”的孩子好像经常忘记了学习这回事,他们总是把时间消耗在看电视,打游戏,踢球,打电话等事情上,甚至是无所事事的坐着,表现出不上进的样子。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愿意自己在学习上做得更好,愿意让父母满意,愿意受到大人的夸奖。因为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上进心。 家长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用眼神和行动告诉她,学习事件不苦的事,我们也许没有能力让孩子对学工科或像打球,玩电脑游戏一样热情,只想让他觉得这件事像睡觉吃饭一样正常,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的管理中不断的思考,和孩子说话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体会自己的话,传达到孩子的到底是个什么信息。在培养孩子勤奋学习方面,恰恰不是能够强化苦,而是要尽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是学习是苦的,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他在学习活动中感觉苦闷。 每个人忘我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的人,它一定是对学习和工作建立起了兴趣或者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长心理需求。平常人们看到是他们在影视器具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只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首先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84961
推荐日记
《星期日》
《平淡日子,幸福相伴》
《《论语》心得体会(四)》
《8月21,星期日》
《龟兔赛跑》
《给妈妈批改作业》
《大手拉小手第327天(处暑后注意的6种疾病)》
《查分数》
《亲子日记》
《我的胆小》
《第247篇》
《《小熊吃蜂蜜》》
《2022.8.21 星期天 晴》
《509篇 8月20日》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第七十二篇》
《放暑假回姥姥家》
《终身学习,改变自己!》
《亲子日记 竹山半日游》
《8月20 星期六 晴》
《243放大孩子的优点》
《8.21 晴 星期日》
《被子》
《日记》
《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来照亮自己 》
《作为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
《读后感》
《日记》
《日记》
《宝妈亲子日记第一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