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1055天
心理学
孩子马上开学了,还没收心吗?分享一个可以让孩子高度自律,主动学习的心理学,说不定也适合你家孩子。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只知道玩,一让看书写作业就找借口理由,总之各种磨蹭,从来都不会主动地去学习。
首先,我们家长要明白一个扎心的真相:永远不要指望孩子天生就自律。别说孩子了,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自律。
仔细想想,谁下了班之后不想放松一下自己?是不是躺在沙发上不想起来?该睡觉的时候刷手机,一刷刷到半夜,直到眼睛快睁不开了,才愿意睡觉。
大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自我管控力也还没有形成,如果家长不去引导和培养,是万万指望不了孩子自己变自律的。
那我们家长具体该怎么做才有效呢?
1.不能打压,不能随意指责孩子,学会尊重孩子。
前几天我去同事家玩,她家女儿琪琪5岁。我们大人在聊天,孩子觉得无聊,就拿出了画笔准备画画。
没过一会儿,琪琪到餐桌上拿了一盒牙签,然后用力地把牙签盒的盖子扭了下来。
这时被她妈妈看到,大声地指责道:“琪琪,你又在干嘛?不是要画画吗?为什么又来拿牙签玩?总是三心二意的,你到底能做好什么?”
琪琪被莫名其妙吼了一顿,然后委屈地说:“我只是想用牙签的盖子,画几个小圆圈,然后再涂上漂亮的颜色,送给妈妈一副七彩泡泡图。”
同事听了孩子的话,自责又愧疚,但是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已经发生了。像这样的例子,存在于我们大多数的家庭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律源于自爱。一个爱自己的人,才会有自我认同感,才能学会控制自己。
2.教孩子学会制定目标,把目标拆解成行动。
给孩子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像看《西游记》,唐僧之所以去西天取经,是因为他有明确的目标:取得真经。哪哪怕经历各种妖魔鬼怪,千辛万苦也要完成任务。
自律的行为就是为目标而服务的,它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八成的孩子在学习上是没有目标的,老师让干什么干什么,家长让干什么干什么。
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要完成的目标,过一天算一天,做什么都没有效率。
只有教会孩子定目标,然后付诸行动,孩子就不会排斥,也就越来越自律。
3.完成目标的路上,适当的奖励。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生活中都避不开各种诱惑。如果你看到孩子哪天表现很棒,可以适当的奖励孩子。
这种奖励最好和精神上挂钩,比如一家人去看一部电影,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郊游……这些事情都将成为孩子美好的回忆。
有爱陪伴,受到尊重的孩子,才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成长。就这简简单单的3个步骤,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的自律性大大的提升,变得越来越优秀。
六(3)班
子烨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