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爷爷曾经写过挑山工,今年暑假,我去了泰山,也看到了挑山工。
从进入泰山景区起,天气就特别炎热,感觉太阳很大很热,离地球似乎很近,仿佛要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烤熟。等走到大约泰山的一半,树木越来越茂密,附近还有哗啦啦流动小溪,山风吹过来,才感到凉爽了许多,全身的汗才渐渐消失。
等走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石刻,坐下休息。我才看到了挑山工,模样跟冯骥才爷爷说的几乎一模一样。挑山工看上去中等身材,略有些凌乱而又黑白间的头发,黑黝黝的皮肤,一条洗的发白的迷彩色军裤,而看上去很旧的军大衣搭在担子上,露出了白色的背心,背心上搭着一条黄色的毛巾,这白色的背心有些浅黄,看一眼就知道是洗了很多次的,露出了他强健的肌肉,他的手臂比我的大腿还粗。一看就是经常挑担子,在山里爬上爬下,运送货物,练成的肌肉。我觉得他如果去参加举重比赛,一定能摘得桂冠。他的鞋子有些旧,也是迷彩色的,上面有一些土。肩膀上搭着一条木棍,棍子两端用绳子捆着几箱方便面,这就是担子。
他们从南天门出来,南天门前聚集着许多人,他们有的在互相拍照,有的在互相鼓励,有的在旁边的石头休息,总之一句话---人很多。当挑山工从南天门出来时,都会大喊着,“各位让一下让一下,小心小心”。
自我爬上南天门后,就看到了许多挑山工,从南天门里出来。我都一直盯着这些挑山工的背影在龙门那里渐渐模糊,等了差不多半小时,走回来一个挑山工,我仔细的看了他几眼。发现他竟然是半小时前刚走下去的一个挑山工,我走上去问了问他,他是怎么走这么快的,是不是有什么捷径,因为这是最难爬的泰山十八盘。那位挑山工说:“小朋友,哪有什么捷径。我是个山民,走山路走惯了。我送货是要去送给下面的第五个商铺,我们这些干挑担子的人,刚开始很累,但后来就好了嘛,你总得有个适应的时段,而且还要把你自己的职业当成你自己的一种爱好,去做,这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说着,他嘿嘿,笑了一下,又去忙他的事情了。我站在原地愣愣的,不知是在品味刚才这位山民的话呢,还是还是在想这位山民为什么会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呢?
这次去爬泰山,我觉得不只是单单看到了泰山的雄伟壮阔,更是在普通淳朴的挑山工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