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柳芳 2022.8.22
今天和朋友小聚,聊起家庭教育,他们都对隔代教育颇为烦恼。他们现在身边都拎着二胎娃仔,四五岁的年龄,一个个精力旺盛,上蹿下跳,也非常有主意。都是爷爷奶奶帮带着,他们觉得问题不少,特别是规则意识的建立和玩手机的约束让他们无可奈何。
老人家帮带孩子肯定有好处的。首先是放心,亲生的孙辈,绝对不会心存坏想;其次是舍得花费,减轻经济负担;再者孩子接触的人群增多了。但是,隔代宠的问题很突出,老人家年纪大了,心软,对孩子的各种要求经常无限的满足,难以给孩子的建立规则意识,特别体现在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上。大多数老人的出发点就是只要孩子不闹就好了。有一个朋友做得很细,为了达成自己上班不在家的时候,老人也能按规则带孩子的目标,把自己带孩子的方法和活动安排,像课程表一样写下来,希望老人照做。结果是老人无法驾驭这份课程表,孩子的教育问题在老人家那里“一溃千里”。什么原因呢?妈妈列的课程表是妈妈擅长的做法,爷爷奶奶并没有那个兴趣和能力。我把我们学校呦呦奶奶的做法告诉他们,呦呦奶奶带孩子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愉快的一起做各种美食。孩子的继承发扬让奶奶更加珍惜美好的亲子关系,更加用心陪伴孩子。孩子有事可做,就不会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玩手机这件事上面。
朋友们觉得让祖辈改变教育观念,基本不可能。我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可能?我们家校合育联盟里就有很多智慧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真正活到老,学到老,自己愉快,孙辈健康成长,何乐而不为?
面对隔代教育,全家一起制定家规家训,一起践行,更容易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
面对隔代教育,父母不要忘记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和力量,不能甩手交给祖辈,应该互相接力,通力配合。
只要认真学习,隔代教育也可以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