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奖励虽然能够暂时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一旦使用不当,孩子就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功利"挂钩,具体表现为对父母讲条件、做交易。
一般情况下,没有父母的提醒,孩子是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与物质奖励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孩子的同学和朋友也许会不断地接受其父母的物质奖励,当孩子主动提出物质奖励的时候,父母首先要问:“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如果孩子坦白地告诉父母原因,父母就要让孩子明白以下几点:如果生活上和学习上有什么需求,父母一定会视情况满足他,这与他是否做到了分内的事情没有任何关联;二、学习好是学生的本分,学习能力的提升、老师父母的肯定、同学的赞许就是做好本分事的自然回报,是无条件可言的;不要羡慕其他同学获得的物质奖励,父母不同,教育方法也不同,感受成长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当一个孩子从小在礼尚往来的家庭中长大,他一定会把这个重要的礼节皮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周国的人也会因为孩子的祝福而感受到幸福。因此,父母要慎用物质奖励,同时要学会用精神奖励鼓励孩子,进布把礼尚往来适当地应用于家庭中。这样,孩子不但没有被物质奖励的弊病感染,还会从礼尚往来中学会感恩父母、祝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