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第190篇
每天读点《道德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个人感悟
1.事物的表象存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看似对立,其实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所谓的美丑也不是永恒的,在某一阶段可能被定义为美,但随着变化和发展,定义也有可能发生改变,我们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辩证地去看待问题。
2. 在看待很多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存在矛盾的认知,脑子里会出现好与不好的结果,很多时候可能因为脑子不好的结果产生畏惧而去害怕和放弃,好与不好又何尝不是相对立和相互依赖的乃。所以你只管勇敢,在某个清晰明朗的日子里,随着变化,你一定会邂逅你的山海,拥抱你的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