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教养子女是义务更是责任,家长没有任何理来推卸这个责任。从电视也能看到有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孩子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外出工作,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是形式所迫,但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最需要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家长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呵护,教育,可想而知,以后你需要孩子的时候,也没有理由强迫他们在你身边,因为你本身也是这样做的。不是说老人带孩子不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老一辈的观念会有些许落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代沟,家长们毕竟也年轻,孩子能带则自己带为好。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班里有一位小女孩,学习成绩一般,从她的作业上看就是糊弄了事,写完就行,也不管对不对,填空填上就行,胡编乱造,第一次开家长会别的同学都是爸爸妈妈来,而她是姥姥来的,接送孩子也是姥姥,前期我基本没有见过她的爸爸妈妈,后来我就找她姥姥了解情况,小女孩姥姥说,她爸爸在外边开大车,妈妈在厂子工作,离家也有段距离,为了上班方便也是不经常回家,孩子就完全托付给姥姥。刚上一年级,大部分家长还是有能力教教孩子的,起码能监督一下,再加上刚开始学拼音,这是个重点,也是难点,课堂学完以后得及时回家复习。那这个小女孩的姥姥就说孩子太皮,一点也不听我的,问写完作业了吗自己就说写我完了,姥姥也不会检查,就这样算完了。
持续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样不行,因为能感觉到孩子很聪明,但是就缺那一点推波助澜的力量,光靠她自己有劲没地用,找不到方法,我就找她的妈妈谈,我说她的成绩是可以提高的,但是光靠她姥姥是不行的,姥姥也大字不识几个,作业任凭她说写完就写完,她妈妈就说,和她爸爸工作忙,不得已才交给姥姥的,我就跟她谈了几次,挣钱确实是为了孩子,但是现在孩子一年级就落下了,那以后想让她好好学习也难,想教育好她更难,因为父母的陪伴和呵护她一直缺少,现在还能挽回,为时不晚,在几次交流后,她妈妈说行,放弃了厂子的工作,说什么也不干也不能让孩子学习落下,等孩子稍微稳定一点,在附近找点活干,就这样这个小女孩的成绩从不及格,慢慢及格,一点点进步,加上课堂上小小的夸奖,很明显她越来越想学,从之前低着头不敢说话,到上个学期结尾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所以家长的陪伴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