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奖励制度,在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 不经意间就会掉进坑里,也会伴有很多后遗症:
一: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奖励去做这件事;二:孩子逐渐学会跟父母谈条件,必须谈好了再去做这件事;.....
最近几天,儿子总在我耳边索要一件物品:电话手表。
“妈妈,六班的某某某同学有一块电话手表,真漂亮!”
“妈妈,电话手表功能很多,可以随时随地跟您通话!”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块自己的电话手表呢?”
......
前几次 孩子的要求均被我一口回绝了,现在回想,不够明智!
我应该先接住儿子的要求,好让他心有希望,进而再借题发挥:(那就借此机会检验一下儿子对书法的了解吧)
“我发现你的书法练习大有长进啊,有什么诀窍?”
儿子开始整理思路....
“书写时要掌握5点:
一:不要着急写,首先观察字形结构: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全包围还是半包围?....
二:还是不要着急写,然后观察每个字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还是先外后内?是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是左短右长还是左长右短?....
三:以上观察结束,开始书写,所有字的第一笔很关键,是其他笔画的参考比例......
四:书写注意,各个笔画间的穿插,防止写的字过于紧凑或者松散......
五:检查写的字与书本上字的区别,找出原因再改正。”
儿子罗列了书写的5个注意事项。
“书写的窍门都让你找到了,还能归纳总结,不错不错!”
“妈妈教我的,每次练字时我的耳朵边都嗡嗡响,能记不住吗!”
“哈哈,嗡嗡响好啊,想“入脑”须“入耳”,想要心领神会,必须“入耳、入脑、入心”。
儿子“噗嗤”笑出声来....
“妈妈,您说的太深奥了,我理解不了了!”
“不着急,欲速则不达,只要每天坚持就会有收获的。”
每天20分钟的书法练习,是我跟儿子商量好的。从开始的不入门到现在的渐入佳境,这是半年来连续书写的结果。虽然儿子写的字时而认真时而马虎,但练字的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进而养成的是书写时先观察后下笔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是在持续不断的练习中养成的!
对于这个连续结果我给儿子提出了口头表扬,至于他心心念的电话手表,我已加入购物清单,寻找时机再给儿子个惊喜!
与孩子间通过奖励的方式达成共识,无外乎就是两个目的: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孩子能够持续、自主的去做一个事情;
二: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并帮孩子持续、自主的去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质;
如何将外在的动力变成内在动力,我们得千方百计的去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强调做到“连续、自主”才能获得奖励。
“连续、自主”的背后是对时间的掌控、对自我的约束,在连续不断的练习中一种好的习惯慢慢就养成了。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加油吧,小小少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