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孩子的榜样,听孩子的话,尊重,理解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幼小的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的心里总是存在着自己各种不一样的想法。他的想法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家长既然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那么当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做什么。
比如你希望孩子多去看书,那么就不要一有时间就拿起手机来看,而是要一有时间就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那么孩子慢慢的也就会喜欢上读书。
2,平等对待孩子。
孩子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面对周围的事物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做法,成人应还给孩子说“不”的权利,管住自己的嘴,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不”字背后的隐情,做个会听孩子“话”的家长,这才是对孩子的爱。
3,树立规则意识,不纵容孩子的缺点。
做听话的家长绝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不能突破规则,对于孩子那些没有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一句也不能听。
家长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意识的树立一些规则意识,比如吃饭的规则:吃饭时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能随便离开餐桌;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吃完,不然的话吃到一半儿也会被收走家里有客人,吃饭时除外;吃饭时可以聊天儿,但嘴里有东西时不能说话;要吃自己眼前的食物,如果需要吃远处的食物,可以请大人帮忙或者调整盘子的位置......
当然这个规则是全家人都要来遵守的,时间久了,他就会明白,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
总之,做“听话”的父母实质上是要求家长做到理解孩子,平等地对待儿童,而非纵容和溺爱孩子。
在家庭教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对方,都要做“听话”的人,而家长作为强势者和主导方是这种局面的开创者.........想要有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一定要记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个“听话”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