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216篇 20220826 星期五 雨
《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1:了解这些难题》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第一本书,就是我们要弄懂一些难题,也就是说了解框架。平心而论,这些题目现在好多学者都在继续研究、都在探讨。为什么直接教给青少年?我相信今天在听我讲课的人里边,有好多是家长。家长们应该明白一点,我们不要小看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也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
我想告诉家长和老师们:在人文学科里边,好多起点型的问题,其实也是终点型的问题。比如,小孩都会想,“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这些问题,哲学家到了年老的时候还在研究。
所以同样,我们青少年关注的问题,往往是最大的问题。反过来说,最难的问题他们接受起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简单。我们都有过青少年时期,那个时候,我们脑子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成人们的想象。
所以,我的第一本书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来建立的。我要告诉大家,中国文化的框架,这些问题学术界都在争论。但是,年纪轻的朋友们如果较早接受一些大题目,对他们终生都有用。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大问题是到年纪大了才掌握的,不是如此。所以,在好多学校,都希望最有名的教授给大学生讲第一堂课,这是什么道理?并不是让大家感觉到老教授的风采,是让年轻人知道这门学科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从开头就应该了解。
所以,我第一本书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而写。现在事实证明,从好多青少年读者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比较艰深的一些大问题、大框架,还是能够接受的,而且接受得很愉快,这一点就增加了我的信心。
我想给老师和家长们说一个观点,我这三本书其实是给读者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因为现在文化接受的渠道非常繁多,书籍也多,网上阅读也多,各种各样的途径都多。其实对于青少年来说,从小满脑子中国文化的信号,已经是非常非常密集了,这个时候最关键是要做减法。
就像减肥,把我们强健的肌体显现出来一样,我们也要通过减法,让中国文化的肌体显现出来,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中国文化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个非常健美、清瘦的骨骼,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不是说今天背多少诗,明天记多少词,这样他们文化的盘子会越来越大,而好多部分对他们来说是没用的。所以,像我们生活当中的胖子一样,营养过多吃胖了。所以我这三本书是减肥的书,是减少压力、减少分量的书。
我现在先讲第一本,大家可以听一听,你们是不是感到这些问题非常重要。譬如,我今天提到的就是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是已经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它最后沉淀物是集体人格。
中华文化成熟的时候,离我们现在多少年?这个问题大家肯定老在想,那么我们老讲中华文化五千年,我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读者,中国文化真正跨入成熟的门槛是4200年前。
那我们讲五千年是不是多了呢?没有。因为跨门槛以前首先要热身、要起跑。起跑大概有七百多年的时间,加在一起五千年差不多,所以我们讲中华文化五千是问题不大的。
如果讲考古文化的遗迹就太漫长了,我们在哪儿发现一个什么考古意义上的文化,那个文化是人类的痕迹,这是另外一种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我们狭义的文化,也就是成熟的文化,我们定在4200年前。4200年前是公元前21世纪,现在我们是公元21世纪,正好当中对折,这很好记。
那么进入成熟文化和没有进入成熟文化的时候,这个门槛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三个标准,全世界都统一的:
第一个标准是有没有青铜器。人类是不是从用石头来作为工具,慢慢地运用了金属,在金属当中用青铜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界限。所以我们说进入了青铜时代。
第二个标准是有没有建立起一个粗浅的制度。譬如中国的祖先崇拜,分等级、血缘关系等等,这都是简单的制度。
第三,有没有创造文字。一个大的文明,创造文字是它的一个标准。
当这三个标准都存在的时候,那么门槛就建立了。跨越这个门槛的时间是4200年前,这个时候中国文化具备了这三个标准。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跨门槛在全世界是第几名?我在这本书里告诉大家,我们显然不是第一名。第一名是谁?叫古巴比伦文明(现在伊拉克所在地)。那第二名是谁?古埃及文明,金字塔的所在地。那么我们有可能是第三或者第四,第三、第四是谁呢?是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所以,我在这本书里写到,从种种迹象看,我们不妨谦虚一点,说自己是第四名。我们怎么是第四名呢?因为人类的古文化,一共就是四种文明。非常灿烂的希腊文明还挨不上,因为它时间晚了一点。而且从许许多多的研究看出来,希腊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第一种文明和第二种文明在海上的遇合,它缺少原创性。后来它很发达,但是在古文明当中它算不上,一共只有四大文明,中华文明是其中之一。
我们进入成熟文明的框架以后,我们又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个时代叫奠基时代。外国把它说成是轴心时代,我觉得讲奠基时代比较好。人类进入文明以后,很多聪明的头脑一下子都兴奋起来了,都投入了人类第一次智能大爆发的浪潮,各方面的聪明人都一起爆发了。
我在这列了个时间表。比如我讲到,中国的老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几乎是同岁;那么释迦牟尼比孔子大了十几岁;那个孔子死后十年苏格拉底诞生等等。 我举了一个年龄的排列。大家很惊讶,这些给我们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几乎出现在差不多的时候。差十年、差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是非常靠近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面,出现了叫奠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