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教养这门功课上,父母要做的事情不只在“觉察”孩子的思考行为是否得当,更不在于“如何整治”孩子,而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怎么“站稳自己的脚步”。
一个懒惰的孩子,可能是妈妈总是帮孩子把事情全部做好,孩子就不需付出。
一个爱顶嘴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爸爸总是太过严厉、高压管教带来的反弹。
一个尿床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感觉到弟弟出生了之后,失去了关注,所以借此重获父母亲的关注。
而一个夫妻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也可能时常让孩子蒙受很大的情绪压力,甚至被逼得要“选边站”,而让孩子没办法好好专心在学习上。
当家里的父母只把问题归咎在孩子“顶嘴、不懂事、懒散”,而用更大的力气压抑孩子的情绪与声音的时候,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
反弹。然而若能够看见“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的反应”之间的关联时,自会理出一条出路。
当然这么说并不代表孩子有问题是“父母的错”,而是孩子一定也在这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需要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只是父母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况且父母比孩子有更多的人生阅历,也有更大的动机去改变。
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你必须把改变的责任与权力,拿回自己手上。
只要身为父母的你尝试了本书中的一些方法,而且看见反馈与改变时,会对自己在教育孩子或跟孩子沟通时更有自信,甚至从中体会到“原来我对孩子而言,那么重要、有影响力!”而这些,都可以带给父母莫大的鼓舞与信心。所以我想对各位父母们说:“孩子的改变,就从我们父母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