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了鲁公小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系统了解鲁公的教学氛围
其次,“一堂好课——怎样成为大写的人”、“敬畏生命,敬畏规则”、“优秀教师的标准”等,几节课当中,学习到了完整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善良勤奋的人,诚实守信的人;人的支撑是脊梁笔直、人格闪耀。
徐老师讲到见“人”的三张脸:肉体、字、心,人的一撇代表灵魂,人的一捺代表肉体,我们要学会修心。从“人”字的构成看,也似乎折射出了人的一生:一笔写前进,一笔写后退;一笔写顺境,一笔写逆境。前进,固然是好,但后退也少不了。从某种程度讲,后退也是为了前进,抑或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灵魂需要善良,肉体需要勤奋,灵魂需要诚实,肉体需要熟悉,灵魂需要奉献,肉体需要服务,灵魂需要学习,肉体需要成长,灵魂需要吃亏,肉体需要磨练。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认识到人要顶天立地。
李老师在敬畏生命一课中讲到我们要定规矩、讲规则。我们在学校工作面临的是学生和家长,面临的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对祖国花朵的教会中要让他们敬畏生命,敬畏规则,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
陈老师在优秀教师的标准一课中带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优秀教师的标准:关爱学生、学术水平,学习精神,教学方法,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学习与深耕。我们国家的是有好老师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与陈老师所说的标准有如出一辙的出发点。在鲁公也学习到微笑是最美的化妆,读书是最美的姿势,抱怨是一种毒药,担心是一种诅咒,祝福是一种保佑。因为在人民教师的手中掌握的是民族的未来,在人民教师手中掌握的是学生的未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修心,修德,修性。
在各位老师,前辈们的发言当中,都提到人重要性。如为人毛泽东所说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今,人人都要警惕“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抱定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福利、一种生活享受。先人曾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读哲学书能培养大气,读专业书能培养才气,读休闲书能培养灵气。我们不妨建立一个读书的流水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充实新“养分”,经常储备新“电能”,以求修炼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自我、实现自我。在教师这条道路上光芒万丈。
最后,在一天的学习中,认识到教师认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崇高。教师育人,身正为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不但是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而且是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既教书又育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当然更应该认识、做到这一点.在职业活动中,我要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