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教育孩子的三道关:用心陪伴、做好榜样、负责到位
子晨妈妈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小雨 亲子日记第173篇

学校教育,教的是知识;家庭教育,育的是灵魂。

孩子最终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就看家长会交出怎样的答卷,要想做好家庭教育,父母务必守好这三道关!

对父母而言,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然而,教育孩子没有范本,没有标准,只有是否用心。倘若父母能做好这3件事,那么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一道关:用心陪伴

经常听到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

买几本好一些的辅导书就没了好几百,报几个好一点的补习班就没了好几千。“都忙着赚钱养家了,哪有时间陪孩子?”可如果你不陪孩子,买再好的练习册孩子也不会做,报再好的补习班孩子也不会学。没有管教,教育等于零。*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哈佛学霸詹青云,去年《奇葩说》的冠军,小时候成绩并不好。妈妈为了鼓励她,每年都说她下一年一定会逆袭,尽管一直落空。爸爸很开明,给她看各种各样的书,带她去出差,去看世界。在父母的陪伴下,詹青云像太阳下的幼苗一样茁壮成长,不仅学习越来越好,整个人也越来越自信,优秀。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都忙着赚钱养家了,哪有时间陪孩子?”可如果你不陪孩子,买再好的练习册孩子也不会做,报再好的补习班孩子也不会学。没有管教,教育等于零。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哈佛学霸詹青云,去年《奇葩说》的冠军,小时候成绩并不好。妈妈为了鼓励她,每年都说她下一年一定会逆袭,尽管一直落空。爸爸很开明,给她看各种各样的书,带她去出差,去看世界。

在父母的陪伴下,詹青云像太阳下的幼苗一样茁壮成长,不仅学习越来越好,整个人也越来越自信,优秀。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

第二道关:做好榜样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连父母的小动作、口头禅都模仿得十分相似。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能察觉不了,但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模样。比如有的孩子学说话时,会模仿父母的发音、语气、用词;哪天你不小心说了一句脏话,,过几天你会发现,这句话居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了。这就是孩子“吸收性心智”的力量。吸收性心智最强的关键期,即在孩子0-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蒙台梭利博士将“吸收性心智”做了一个比喻:海绵吸儿童如同海绵汲水般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以此建立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作为家长/教育者,我们要珍惜上天赐予孩子的这份特殊力量。放弃说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习惯教育。

第三道关:负责到位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个父母都要担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所有的收获都源于昨天的积累。冰心先生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请告诉孩子,没有天生的优秀,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对孩子未来认真负责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愿意教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若只知道偷懒,那才真的是耽误孩子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作为父母,只有给孩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每天悉心浇灌;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了适合的培养方式后,才有资格去静待花开。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长远来看,给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给妈妈的建议:

1. 妈妈通常感情细腻,一定要情绪稳定,要给孩子安全感,用丰富的情感陪伴他成长。

2. 妈妈善于观察,能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动,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3. 当孩子遇到烦恼、遇到挫折的时候,妈妈要及时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给予孩子精神力量的支持,安慰他、鼓励他走出困境。

给爸爸的建议:

1. 爸爸要做孩子人生的指导师,给予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

帮助孩子建立各种学习与成长目标,建立人生的志向,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

2. 爸爸要多带孩子,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孩子的动手能力强,更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修理坏了的椅子、电器,做科学小实验,爸爸的动手和示范作用,会带动孩子的兴趣,也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3. 爸爸要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逛图书馆,爸爸的声音和妈妈的声音不同,更低沉、更有磁性,多元的体验可以丰富孩子的感受。

4. 爸爸多带孩子一起运动,男性的运动天赋比女性更为出众。

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会受伤,怕他不小心磕到碰到,但爸爸通常会更加淡定一点,他们更加愿意教孩子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会受伤,怕他不小心磕到碰到,但爸爸通常会更加淡定一点,他们更加愿意教孩子规则意识、竞争意识。

无数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

但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92684
推荐日记
《给弟弟洗袜子(149)》
《2022/8/29 忙碌的一天 晴》
《176篇 生日》
《亲子日记》
《买首饰》
《做家务》
《行动起来(第728篇)》
《女儿的居家生活》
《日常练习打卡》
《生气的时候多读读父母规》
《生活感悟》
《第254篇》
《一起向明天!》
《2022.8.29 星期一 阵雨》
《准备(163篇)》
《(517)和女儿的战争 2022.08.29》
《亲子时光中的谈话 2022.8.29(补充)》
《懂事的宝贝们!开心一天8.29》
《147篇 拔花生 2022.8.27 星期六 天气晴》
《进步中的哥哥》
《第890篇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多云》
《下雨的一天》
《还得再过几天开学(第五十篇亲子日记)》
《2022年8月27日 周六 多云 》
《小棉袄给我洗脚》
《开学第一天》
《亲子日记(122) 2022.8.29》
《让弟弟久等》
《《父母规》诵读第96天》
《抓住假期的小尾巴(第四十九篇亲子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