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第196篇
鲁迅先生曾说:“不读《道德经》,就不知中国文化,不懂人生真谛。”
当你迷茫时,翻一翻《道德经》,它能给你指明方向。
当你焦虑时,读一读老子的智慧,它能给你带来希望。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感悟:水永远利益万物,却从来不争不抢,只管付出,不问回报,这才是至高无上的大善。再看看我们自己的那个善,真就相形见绌。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
感悟:创业不容易,守业更难。人在成功之前,往往能够保持谦虚谨慎的精神,可一旦成功以后,往往就会飘飘然,心里不自觉地就骄傲起来,开始走向失败。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
感悟: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一些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明白的人。战胜别人的人,能力比别人强一些;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
感悟:真正善良厚道的人,即使被别人误会、毁谤,他也不会辩解;而那些总是为自己找理由辩解的人,往往都不是什么善茬。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
感悟:真正正直的人,有时候看起来反倒不那么正直;真正灵巧的人,反而看起来比较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看起来却比较迟钝。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
感悟:所谓言多必失,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发言;而那些口无遮拦人,往往没有什么智慧。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第三十八章》
感悟;为人处世,当做大丈夫,待人要厚道,不要浅薄;要存心朴实,真抓实干,不要贪恋浮华,光会耍嘴皮子。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感悟:如果天下人都觉得这样是美的话,那就快出事了,那些不美的,也要弄虚作假,伪装成美的样子。如果天下人都觉得这是善的,那很虚伪的人,就会想尽办法沽名钓誉,来获得人们称赞。
9、我有三宝,持而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感悟:三件法宝,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的,那就是慈悲、俭朴、不敢为天下先。尤其是三,很多人都没有,都在你争我夺,不甘人后,这很不好。
1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七十二章》
感悟:什么是圣人呢?有自知之明,但却不好自我表现,到处显示自己;能够自尊自爱,但又不会目中无人,自显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