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1067)
山西太原城东路小学子烨爸爸

9月1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1067天

开学在即,请告诉孩子: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故事虽短,道理很深!

同样上学,不一样的孩子,就有不一样的结局。

就像摆在孩子面前的一张白纸,用心画和随便画的孩子,交出的作品截然不同。

有孩子选择了努力、勤奋、自律、好学,他的画作就有了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成为一等佳作。

也有孩子选择了懒散、懈怠、放纵、无为,他甚至不愿意提笔作画。

白岩松说过:“吃苦教育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别让孩子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院子里遛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

不为吃苦而吃苦,吾为成长而奋斗。

请把这8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告诉孩子:不苦不累,人生无味。现在不吃苦,将来准辛苦!

所有偷过的懒

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一个孩子学习书法,每次背着墨水瓶、宣纸去上课,有时不小心还把衣服弄脏了。

他觉得学书法又累又脏,写了那么久也看不到进步,于是放弃了。

后来参加作文大赛,老师夸他写得好,却说:

“找个写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吧,不然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后来工作了,领导看到他的字都暗自摇头,然后将他的报告放在一边排除不要。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反馈,你小时候偷过的懒,都会成为将来的遗憾。

最遗憾的,不是你没有努力,而是你后来拼命努力,也弥补不了曾经偷懒挖下的坑。

偷懒越多,遗憾越深,凑合越多,差距越大。

成功不是偶然,是万事皆备的水到渠成,是日积月累不掺一丝水分的努力。

几年疯狂的青春

换来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一个孩子问爸爸,如果不上学,他以后可以做什么?

爸爸说,可以去放羊。

一个不上学的孩子,7岁的时候可以放羊,长大后可以放一大群羊,但除了放羊,他什么都不会。

孩子又问,那如果上学了呢?

爸爸说,读的书越多,他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

假如他有小学文凭,那么可以去工地做泥水工;

假如他有中学文凭,那么可以去工厂做流水线;

假如他有大学文凭,那么可以去大公司做职员;

假如他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博士,就可以研究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好好读书,是寒门子弟逆袭的捷径,是农村孩子走出大山的捷径,更是每一个孩子改变命运的捷径。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却是一生的高贵。

读书虽苦

却是你此生承受最轻的苦

一个27岁的大哥哥,高考失利,复读后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

别的同学在混日子,他却如鱼入水般吸收养分,不仅成绩越来越好,科研天分也逐渐显露。

毕业后,他顺利成为硕士研究生,后来,他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继续深造。

2020年,他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年薪201万。

他叫张霁,从三本逆袭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正是一个用读书和努力扭转人生的标准范本。

赫尔曼·塞黑说过:“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只有不断累积知识的人,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真相,找到自己的出路。

也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不被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抛弃。

好好读书,宁愿现在吃一阵子苦,总好过将来吃一辈子苦。

成功没有捷径

只有努力和坚持

一个叫做苏格拉底的大哲学家,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

把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次,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有谁坚持了?大部分学生都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这次只有一半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提问,这么简单的运动,还有谁坚持了?

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他就是柏拉图,后来成为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努力一下很容易,但一直努力很难得;

坚持一下很简单,但一直坚持很可怕。

荀子在《劝学》里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一时的高分不意味着什么,但一辈子的优秀需要水滴石穿的坚持与努力。

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吃得苦中苦

才能做得人上人

一个叫做“竹子定律”的故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才长了3厘米。

可到了第五年,它就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六周过后,已经长到15米。

原来在前4年,竹子并不急着往上长,它把根扎在土壤里往外延伸了数百平米, 每天都在吸收养分。

等它做好了准备,就破土而出,张扬而绚烂地生长。

竹子如此,人亦如此。

人生是一个蛰伏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要你准备充分,厚积薄发,总会有绽放的一天。

不要害怕吃苦,成长总要吃苦,有了苦才知道甜,有了苦才懂珍惜。

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付出过的努力、承受过的苦痛永远都不会白费,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吃苦,让你的生命力更加强健。

所有优秀的背后

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一个不幸患脑瘫的哥哥,高考623分,超一本线108分。

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他的双手不是很灵活,写字特别费劲。

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学习,甚至比同龄人更加努力,更加自律。

别人还在睡懒觉时,他早已起床挑灯学习;

别人在玩手机、打游戏时,他坚持每天在操场走圈练习肌肉。

我们常常以为别人的成功很简单,却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

就像攀登险峻的高山,越临近山顶,能够咬牙坚持往上走的人越少。

但走到最后的,一定是自律的人,连老天都不忍心辜负他们的努力。

正如山本耀司所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

人才都是逼出来的,本事都是熬出来的。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人生只有拼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一份衡水中学学生在家学习作息时间表,在网络上热传。

原来不管在家还是在校,不管放假还是上学,衡水中学的学生都按照平时上学作息时间表来生活。

他们迎着晨曦起床学习,一天的光影几乎都与书作伴,每日苦学十几个小时,只为高考时的金榜题名。

有人说,衡水中学的孩子智商高;

其实,他们拼的还是自律和坚持。

“神童”只是凤毛麟角,那些优秀的孩子,正因为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放松学习,才会迎来厚积薄发的一天。

任何一分成绩都是拼搏出来的,任何一种成功都是奋斗出来的。

孩子,你这么年轻,有着大把的青春和活力,不用来拼搏,难道虚度光阴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要找任何理由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奋斗,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成长只有一次

教育无法重来

一个7岁的小女孩,每天在案板下学习,她的故事传遍朋友圈。

狭窄的案板下,小女孩端正地坐着,专心地上课,认真地笔记。

连新华社都点赞: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

小女孩的努力让人动容,小女孩的父母更让人感动。

哪怕生活不易,但孩子的成长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

正因为父母为孩子注入了前行的力量,孩子的眼中才有光,案板下才有希望。

父母的守护与关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保障。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愿每一位家长都不要错过。

新学期即将开启,父母和孩子是最好的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六(3)班

子烨爸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95810
推荐日记
《《开学第一课》》
《181 8.31 晴》
《51》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亲子日记(112)—自己玩》
《假期总结》
《开学第一天》
《亲子日记第1056天》
《9月1日》
《2022年9月1日 周四 晴》
《亲子日记177篇 9月1号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222)2022.9.1 星期四 晴》
《第219篇 新大厅第一天 20220829》
《第218篇 《老课本》摘录 20220828》
《长大了》
《包指甲》
《初二了》
《224你生气我也生气》
《亲子日记第222篇~~超强的工作时长》
《第100天 9.1 星期四 天气晴》
《22-9-1-79》
《笫219篇2022年9月1号天气晴星期四》
《2022年9月1日你好!九月》
《越来越好》
《开学第一天》
《2022年9月1号开学第一天》
《216家长怎样才能有序接送孩子》
《随记》
《209篇》
《开学第一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