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
简简单单

2022年9月3日,星期六,阴

亲子日记第87篇

今天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伤害孩子》

摘录一部分以做反思

关心孩子,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家长“用力过猛”,过度关心,反而会引发更多问题。

01

过度关心,会削弱孩子的主动性

生活中,家长的过度关心尤其表现在学习上,比孩子自己还要急迫。

每个人都希望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做起事来才会更加主动自觉。

从孩子成长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才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第一责任人。

因此,家长应该把主导权教给孩子自己,给他留出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可以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管理。

家长的角色应当是咨询顾问,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建议或提醒,不要过度干涉、管控孩子的事情。

02

过度关心,会抑制孩子的生命力

现实中,许多家长都有这个通病:总觉得孩子不懂事,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看不见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比如:孩子爱吃苹果,想买苹果吃,家长却认为草莓更有营养,让孩子买草莓。孩子不愿意,家长就说孩子:“真是不识好歹。”

孩子喜静,更喜欢待在家里,家长觉得多出去旅游对孩子好,不顾孩子的厌烦,非要带孩子出门,结果孩子玩得并不开心。

家长认为自己是关心孩子,殊不知,孩子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忽视和否定,家长看不见自己的感受,也不在乎自己的想法,自我价值感低。

在家长的逼迫和控制下,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意志做事,缺少对生活的掌控感,内心压抑,很不快乐。

这种过度关心,也容易造成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孩子满腹怨气,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其实,即使自己很喜欢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这项原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重要。

你所喜欢的事物,不代表孩子也喜欢;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不代表孩子也是这么想的,更不代表孩子做了你期待的事情之后会觉得开心、满足。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真实地生活、成长的孩子,才能真正地活出生命力、创造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会人生的幸福。

关心的前提,是看见并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家长不要让自己的感受覆盖了孩子的感受,否则只会给孩子带来痛苦。

03

过度关心,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差,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表现为上课跑神、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写作业不专心,小动作多,磨蹭······

事实上,孩子的注意力会随着年龄不断发展,正常情况下,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注意力会不断提高。

因此,相比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更关键的是从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不被破坏。

图片

生活中,家长许多过度关心孩子的行为,就会对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反之,那些表现“不主动”的父母,等待孩子自己对玩具产生兴趣,让孩子主导,孩子却能保持很高的专注力。

教育家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家长的关心要适度,尤其是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随便去打断、指导孩子,给他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地发展注意力。

陪伴孩子时,家长可以在一旁静静观察,或是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等孩子主动和你互动时,再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教育的智慧,离不开适度这个原则。家长再爱孩子,关心也要适度,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留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空间,孩子会发展得更好,家长教育起来也更加轻松。

这几点好像全部中招!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97310
推荐日记
《9.3 周六 晴 懒床》
《亲子日记第328篇》
《亲子日记359天》
《亲子日记第二百零七篇:筋饼豆腐卷》
《 神兽归笼》
《学哥学姐39》
《2022年9月3号星期六袁俪菡》
《亲子日记2》
《日记》
《20220903 最好的教育 v20》
《9.2号》
《“洛神”,第73篇》
《勇敢迈出第一步(亲子日记第1⃣️9⃣️0⃣️篇)》
《113篇9月2日》
《放学》
《厚积薄发,读书识字讲道理!》
《父母规》
《努力遇见最好的自己!》
《2022.91.补》
《 制作酥皮月饼》
《充实的一天》
《给妈妈的惊喜》
《日记234》
《爱的足迹》
《 忙碌的周末》
《第221篇 打扫新教室 20220831》
《随记》
《2022年9月3日 星期六 阴》
《兴趣日》
《亲子日记1017 劳动与运动》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