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日晴星期六(第717篇)
家校沟通说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相信老师和家长之间,是很容易做好沟通的。
01
老师要以尊重、平等为前提
尤其是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身份的家长要有足够的包容心。教师要虚心真诚地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家校交流环境。
02
家长要体谅老师,不要对老师指手画脚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奇葩的聊天记录截图,妈妈不但要求老师给孩子的饭里面按时按量放芝麻,还要求老师将孩子吃饭的全过程录视频。
还是那句话,老师不是属于某一个孩子的,更不是保姆,家长沟通要注意频率与方式。
此外,老师上课时不能接听电话,家长们能发信息尽量别打电话。
03
家长与老师,要彼此信任
家长和老师是站在同样立场,为了同样的目标,彼此信任很重要。
有时候由于角色不同,家长和老师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应达成互相理解。
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要相互支持,互为助手。
老师在和学生教学管理接触的过程中,肯定有他不完美的地方,当孩子把情绪传递给家长的时候,家长要意识到为老师补台,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教育者的形象,这也是对孩子的正面教育,让孩子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学会如何去正确处理。
写在最后:
家长与老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教育好下一代,双方在本质上是“队友”的关系,因此双方在沟通时,应当多些真诚、少些虚伪;多些体量,少些抱怨;多些换位思考,少怨天尤人。
最后,希望学校和家长之间,能建立真诚的沟通,也希望每个孩子在学校都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