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晴星期五(第716篇)
家校沟通中的4类问题
01
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是家校沟通中最常见的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双方沟通的内容都不能仅限于成绩,孩子开学后,除去睡觉,在学校的时间要远多于在家的时间,孩子在学校的品德、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
前段时间,后台就收到了一个刚上初中的小朋友的留言。留言中,孩子因为和被孤立的小朋友做了朋友,便被其他同学也孤立了。
然而孩子第一时间求助的,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而是在公众号留言。但老师、家长,跟孩子之间的这点信任都还没建立,确实有些失职了。
02
家长跟风讨好老师
一些家长群里,老师发一个通知,全体家长都要来一句“收到”,结果老师的通知反而淹没在了群里;
亦或者,一位家长在群里发了一条微信,说学生回家给父母讲了新学的知识,真是太惊喜了,感谢老师。老师回了一个大拇指后,就引发了一波集体点赞高潮,“我们三班的孩子好棒啊”、“老师好辛苦啊”、“我们孩子回来也说学了新知识”、“老师真厉害”……
再或是,教师节等节日,家长们都要借孩子之手,给老师送礼物,甚至大有攀比的趋势。老师表示:真!的!不!想!要!!!
03
家长放任自流,当甩手掌柜
“老师,我的孩子就全交给您了。”开学见面时,这类家长常非常热情地和你交流,让人觉得他十分真诚,但一个学期下来你根本见不到他们的踪影。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自家的车,也不可能一直借给别人开,刮了、擦了也要心疼的,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
04
高频沟通,以“我”为中心。
这个问题与上面的正好相反。但问题在于,老师不只关注一个孩子,一个班主任,可能要带50多个孩子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