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晴星期二亲子日记第1372篇五年级五班孙羽涵妈妈 诵读父母规第1044天
方书瑶最近有些苦恼,她感觉跟母亲之间越来越难沟通,母亲的那些话她都能倒背如流了。
譬如她说:“这些年为了你,我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给你……”“当年为了你工作的事,我求这个求那个,委屈都在肚里装着呢!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哇!……”
方书瑶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她和弟弟长大,这一路的辛苦可想而知。
方书瑶是懂事的孩子,大学时候就开始半工半读,等到大学毕业出来,方书瑶已经在离家不远的事业单位里站稳了脚跟,当然,在进事业单位这件事上,母亲也出了不少的力。
在事业单位干了三年之后,方书瑶感到自己整个人都麻木了,每天,办公室里都充斥着各种八卦、勾心斗角,还有日常摸鱼,她被这样的氛围搅得都快忘了自己刚入社会时的初衷。
在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方书瑶决定弃掉这个外人眼里的铁饭碗,没有跟母亲商量就直接跳槽到了一家外企做白领。
母亲知道这件事之后,气得好几天都没有跟方书瑶说话,母亲是个喜欢“翻旧账”的人,从那之后,她越来越喜欢忆从前了,总是把自己从前养育姐弟俩时的种种艰辛挂在嘴边,这让方书瑶感到十分苦恼。
其实从小到大,只要遇到和母亲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她都会跟方书瑶“翻旧账”。高中的时候,方书瑶想搬去学校宿舍,母亲不同意,说学校食堂的伙食太差,不利于方书瑶身体营养的摄入。
方书瑶再想争取,母亲就说:“我好心好意为了你的营养健康考虑,家里冰箱里全是为你准备的好吃的,为了你,我都快忘记我自己喜欢吃什么了,你怎么就不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呢?!”
母亲这话一出,方书瑶不敢吱声了,她只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往学校赶,晚上又乘着月光独自一人回家。
她根本不敢再告诉母亲,全班65个学生,有50个人都选择了住校,只为避免每天从家里往返学校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浪费。
方书瑶从小就心疼母亲的艰辛,也尽可能地听她的话,体谅她。小一点的时候,听母亲说起对他们姐弟俩的付出,方书瑶会觉得感动,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而骄傲。
然而等到慢慢长大了,每每听到母亲说起那些艰辛过往,方书瑶就会觉得心里沉甸甸的,那些艰辛像石头一样压着她,她不再有感动,也不再为此而骄傲。她有时候又会惊讶于自己这样的转变,随之而来的便是内心里深深的自责。
有很长一段时间,方书瑶都陷在这样的苦恼和自责中无法解脱。直到上了大学,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整个大学期间,方书瑶硬是靠自己的努力没有找母亲要过一分钱生活费,不仅如此,她还负担了弟弟一部分的学费。
方书瑶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现有的生活,她想,家里条件好了,负担轻了,母亲就会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只想着她和弟弟了。
她总是希望母亲能在现有的美好生活里,渐渐忘掉从前那些让人沉重到落泪的艰辛。
近两年,随着家里条件一点点变好,母亲也确实不再“翻旧账”,直到方书瑶这次的跳槽事件发生。
其实这次跳槽,是方书瑶自己的决定,她没有事先告知母亲,只是不想自己的人生规划因为母亲的反对而停滞不前,她有更大的理想,有更充实的人生规划,但这些,对于那个年代出生的母亲来说是不被理解和接受的。
方书瑶没有想到,帮她解除掉这次苦恼的竟然是从小就调皮捣蛋的弟弟。
这天,弟弟带着母亲去了方书瑶的新公司,当时,方书瑶正站会议室的讲台上,用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外宾介绍公司项目,等到方书瑶介绍完朝大家鞠躬之时,台下掌声雷动。
方书瑶是从台上走下来的时候,在会议室后门口看到弟弟和母亲的,那一刻,她分明在母亲眼睛里看到了自豪的光。
回家的路上,母亲一言不发,弟弟有意无意地说了句:“我和姐姐都长大啦!”母亲一愣,然后喃喃道:“是啊,长大了……”
方书瑶和弟弟相视一笑,那笑里是爱,是理解,是雨过天晴后的放松。
看了这篇文章,我联想到从前的自己,我也会把自己做的事情强加到孩子身上,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因为她,我的苦恼,我的不如意,甚至生活中的磕磕绊绊,都会强加到孩子身上,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会这么委屈求全吗?
通过读书,通过学习,我转变了观念。我知道生活就是磕磕绊绊,就是一地鸡毛。因为两个陌生的人走到一起,总需要磨合需要互相了解,需要互相体谅,需要忍让,需要各自退一步。
心态平和了,观念转变了,生活才会顺畅,家庭和睦,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父母关系融洽,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学习。
孩子是我们的天使,是来度我们的人,我们要感谢孩子,善待孩子,用心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