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9月6日 星期二 晴 (689篇)
今天分享好书《好父母不吼不叫》——孩子当众发难,应对态度很重要。
在大庭广众之下,有的小孩子会不管不顾的大吼大叫,尤其是人越多的时候,哭声越响亮。这个时候,身为家长的你要怎么做?是把他打一顿止住哭声是满足他所有的要求,还是等他哭够了就好了,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让你解决这个让你感觉无比尴尬的事情?
其实家长也要学会如何去接纳孩子的情绪,要允许孩子有情绪,要尝试去理解孩子,或者鼓励孩子直接说出来,被拒绝时的心情都不会很好。不论家长还是孩子,所以可适当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如果他压抑着情绪,那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暂时搁置,然后再悄无声息的影响着他。接纳情绪不是接纳所有不合格的情绪,那样孩子的要求会非常多。家长是不可能满足孩子所有要求的,不能答应就要坚持住,这样以后他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不再提这种要求。
当孩子的举动不合时宜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这个有时候确实很难做到。但你要记住,孩子也并不是有意在使坏。上文的事件就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孩子喝汤的愿望太急迫了,家长又觉得孩子太小了,立刻去拿,汤碗会被烫着。当时的孩子并不理解烫有什么意义,主观感受就是我想喝汤,你为什么拦着我不让我喝?所以孩子就非常生气,家长则认为孩子在没事儿找事儿,所以就会训斥孩子,而孩子的情绪达到高涨,就开始大哭,大吵大闹。如果家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碰碰成汤的碗,孩子就会知道那个东西不能碰,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大的情绪冲突了。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亲交给孩子接受并且承认,他还把每一次的情绪记录下来。自然结果出现后,孩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绪有多么的糟糕,于是学会了对不必要的负面情绪放手。接着,家长告诉孩子这些负面情绪代表了什么。父母不会因为你的负面情绪放弃爱,你就会因为你的负面情绪而感到伤心。你不喜欢的事情可以表达,下一次父母就会注意,你也可以发泄情绪,但是一定要合理。
因为孩子对新鲜的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在外面的时候想要东西的欲望就会特别强烈,他的所说又或者是所做,就会让家长一度陷入尴尬之中,因为他自己并不觉得这件事难为情,他的关注点是你没有满足他的需求。当孩子的情绪影响到其他人的时候,就应由他去理解这种情绪的错误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