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越来越学会了与现实和解。
首先我明白了,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他是一个认真、乖巧、能吃苦、有自己独立主见,特爱思考、内心特别向上的孩子,但是也比较敏感,胆小,并且在某些时候会有点慢,尤其因为老师的原因,他的语文基础目前就稍微有点差。
面对这种情况 ,我终于不再像从前那种,仅仅从社会要求的标准出发,从满分出发,而是从孩子本身的基础出发,从他本身的性格特点出发,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把孩子当作一个生命去看待。我知道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努力去做他自己、去找到更好的自己,所以我的教育观念一下子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焦虑也顿时消减了很多。突然间我明白了,我应该怎么做?努力的方向原来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帮助孩子更好的做他自己,不是仅仅为了得更高的分数。就是说,即使有一天,他的分数经过努力,仍然没有那么高,那么也没关系,只要他在努力,只要他性格越来越阳光越幽默,性格很有魅力,做事专注、有自己的爱好和主见,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嗯,知道了,这才是教育的主流!
另外,我的这种性格特点是什么样子的,我也很了解嗯?我本身是一个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有时候仅仅简单的迷恋权威,而不是真正的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也是一个爱在乎面子的人,经常因为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迷失了自我后,又后悔万分。这么多年就一直处在这个徘徊的边缘,直到从去年到今年,我的生活、我的认知、格局才发生了很大很大的改变。
现在的我也经常出错,因为一个新的习惯的确不太好建立。
所以首先我允许自己慢慢来,我可以犯错,但是我永远要看到我进步的地方,这样我的优点会越来越放大,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已经彻底改变!所以我也应该允许孩子慢慢来,更何况他就是一个慢热型的孩子,就是跟当前最热的那个董宇辉几乎一个性格,看到董宇辉今天的状态我一下放心了,原来真的是每个人、每个性格都有他的闪光之处。孩子内心是向着光厂长的,没有哪个孩子,没有哪个人故意想学不会某种东西,实在是他学不会,所以当我的期待和孩子的实际相矛盾的时候,我应该先去倾听孩子,先从孩子的世界出发,或者给孩子一个选择的范围,慢慢来。
如果我在这段孩子语文学习的辅导上,能较好的注重方式、方法,那我相信孩子提高的不仅仅是那一点点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语文学科的自信,他对自己的那份自信以后,他面对一个失败的事情的时候,他对自己可以重头再来的那份自信!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油,小梁(ง•̀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