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5.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分享一个故事——
阿克塞波青年时代时喜欢学习语言、学习历史,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当他从欧洲来到美国定居的时候,白天在磨坊干活,晚上就安心地读书。但没过多久,他就结了婚,从那以后,他的精力全都用在应付农场的日常工作和家庭的各种开销上,多年过去了,
他再也找不到时间和机会去学习。
63岁那年,他决定退休,孩子们请他和他们同住,但阿克塞波拒绝了。“不。”他回答说,“你们搬到我的农场来吧,农场归你们管理,我上山去住,我在山上能望见你们。”他在山上修建了一间小屋,自己做饭,自己料理生话,闲暇时去公立图书馆借许多书回来阅读。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生活得这么自在。
他一反过去的习惯,早晨常常在床上躺到七八点钟,吃罢饭,往往还“忘记”打扫房间或清洗碗碟。后来,他甚至开始在夜间外出散步,他发现了黑夜的奥秘,他看到了月光下广阔的原野,听到了风中摇曳着草和树的声音。有时他会在一座小山头停下来,张开双臂,站在那里欣赏脚下沉睡的土地。
阿克塞波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中有一本小说,这本小说让他感触很深。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耶鲁大学的青年学生,小说主要叙述他怎样在学业和体育方面取得成就,还有一些章节描述了他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陈克塞波现在68岁了,一天凌晨,他读完了这本小说的最后一页,这时,他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上大学,上耶鲁大学。他一辈子爱学习,现在他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上大学?
为了参加入学考试,他每天读书10个小时,他读了许多书,有几门学科他已有相当把握,于是他购置了几件像样的衣服,买了一张去康涅狄格州纽海芬的火车票,直奔耶鲁大学。
他的考试成绩合格了,于是顺利被耶鲁大学录取。入学还不到两个星期,阿克塞波就发现,同学们对他似乎格外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龄大,还因为他来上学的目的与众不同。别人选修的科目,都是为了有利于以后找工作、挣钱。而他和大家都不一样,他对有助于挣钱的科目不感兴趣。他是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他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仔细了解清楚世界的奥秘,弄清楚生活的目的,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加有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教授对学生们说,阿克塞波才是真正地在学习。
几年后,阿克塞波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获得了学位,而且健康充实地活到95岁。
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感觉太不可思议了,人生存在巨大的潜能,努力挖掘才能会显现出来,向阿克塞波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