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日记
新happy

2022年9月7日,星期三,435篇,

在与家中长辈和另一半的调整过程中,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他们不改,我有什么办法?

我看到他总是违背自己的承诺,叫我如何相信他?

这其实就是外求于别人的做法,都是希望别人首先改变,实际上自己不想改变自己的一种借口,甚至是一种潜意识里推卸责任和争夺心理优势的一种方式,

我必须先看到孩子改变意味着责任在孩子而不在于我

必须他先改我才相信他意味着他是错的,我是对的,我是优胜者,是控制者,心理上战优势,

谁先改谁就先输了?这种争夺心理上优势的斗争在家庭教育中还有推卸责任心理,

其实非常常见,他们表面上为孩子而斗争,实际上却带来了许多心理上的私货,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调整,我们老师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来说服父母的,其中一方必须自己先改,

为了说服父母没能接受“内求诸己”的园子顺势教育提出了几个观念,并强调这些观念,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这句话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很常见,但让父母能真正意识到并分析和接受这个观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很神奇的是,当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语言行为时,我们的孩子很快就会非常大的变化,就如治病一样,病根不除,怎么治都不行?病根一除立马见效,这里面强调“我”是重点之中的重点,只有内求诸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谁痛苦谁先改,

事实上,在家庭的关系中,往往是那个想控制别人,但又没有成功的人是最痛苦,想让孩子成绩好,但孩子恰恰成绩不好的妈妈最痛苦,希望孩子放下手机,但孩子就是不听的人最痛苦,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别人的行为因为有一些原因,孩子大了也不怕你了,孩子有独立意识了,会故意与你对着干,甚至孩子己躺平,无欲无求了,

那么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妥协”转而要求自己先改,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就是拼“痛苦”拼忍耐力,谁感受到痛苦更大,谁受不了那么谁就必须先改变这表面上看上去一个残酷的现实,但实际上,恰恰是爱与无私的体现,一个家庭只有真正放弃争权夺利,不论谁对谁错,共同直面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根源,

当我们开始改变自己,放下自己的心理优势,放弃自己对别人的控制的时候,你的孩子才会放下戒备,放下反抗的心理,进入到一种相互合作的和谐状态

抄写张老师文章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02230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常怀诗意,热爱生活》
《2022年9月7日,星期三,天气晴。》
《开学第一天》
《亲子日记(192)2022.9.7》
《坚持跑步,好处多多》
《【130】》
《充实的晚上(148)》
《适当放手》
《妈妈我想您了》
《邀请入校》
《第398篇》
《话术(1073)》
《学会挤时间》
《第一次当国旗手》
《特殊的一天》
《2022.9.7号 玩具纷争》
《爱的陪伴》
《218.理论联系复杂的实际》
《碎思(264篇)》
《上学》
《清闲的一天》
《2022.9.7(68)》
《新的学期,新的征程》
《陪伴》
《做个好父亲》
《亲子日记第205篇人生最高境界》
《偏袒护短型的家长》
《亲子日记第463~三年级五班郭美萱》
《亲子日记227篇 9月6日 星期二 雷雨》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