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需向家庭传播的主要家庭教育理念
默默梧桐—辰辰、珂珂妈妈

2022.9.7晴(353)

1.对孩子肯定鼓励气虚的理念

美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的分两组,告诉A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祖的试验员说,这组的老鼠一般,几个月后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聪明,他们能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非常聪明。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随便的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18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奇迹又发生了,那18个被选中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聪明的家长应该把期待和爱传递给孩子,而不是否定和打击。当你对孩子有所期待,它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而来。

二不辱骂孩子,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猪脑子,”“你太笨了”,“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再这样我就……”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价值感,你考周围人的评价建立的,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如果老是对孩子吼,“笨蛋”,时间长了,孩子可能真的钝化为所谓的“笨蛋”。

案例两盆植物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的遭遇

两种植物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对他们的态度,左边的贴上标签,“这株植物被霸凌”,右边的贴上标签,“这株植物被褒奖”,学生可以通过现场录音形式留下积极或消极的语言参与实验,这些话明天在绿植耳边被循环播放,左边绿植每天听着恶狠狠的辱骂,“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你还活着吗?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右边的植物则听的是赞美的语言“你真美丽,你充满生机活力………”。左边的那组植物生机勃勃的成长,右边的植物衰败了下来。

你看语言的威力有多恐怖?

这无疑于是一场谋杀,只是杀的不是人,可仔细想想,这样的手段是真的能置人于死地的,一位参与过实验的小女孩说,如果植物都被影响,那么我想人事一定也会。他说的很对,语言暴力对生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语言暴力的危险,远远大于交通事故,是想如果有人天天在你耳边冷嘲热讽,说你这不好那不好,长此以往你会怎样?你还敢对自己的孩子恶语相向吗?

3,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家庭教育孝老,爱老和家风家训的传承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是做人教育的根本。

父母不成长,邋遢,总是指责孩子,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力量,孩子好不到哪里去,搭建家长成长的平台,就是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中榜样的力量,家风的力量。

4.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重视心理健康,克服焦虑,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和青春期问题,给家长支招,通过案例让家长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克服家庭的焦虑情节,交给他们舒缓焦虑的方法

5、尊师重教的教育

尊重教育,尊重老师,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出发点,也是做人的核心。

6、教育、经历、反省、总结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多次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孩子就会一从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偏要这样,所以犯一次错,批评一次,如果非要重复,需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而不是对同样的错误揪住不放

且不要缺席了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这点我中过招)

7、不要缺席了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

你的童年,不缺席。一对好父母胜过100个好老师,教育孩子不单单是上课,打个电话可以教育,传递一个眼神也可以教育,和孩子的相处更是好的教育契机。教育的长短不有时间长短决定,关键要看家长用不用心,会不会教育。说自己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家长,就算有了时间也教育不好孩子。

8、底线教育和阳光教育不可缺

我们的教育好像什么都不缺,但唯独没有性教育,教育不仅是书本,还应该包含伦理。尊重,包容,平等,和认同,不仅仅是男女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两性亲密关系,自我保护和两性平等的教育,每个家长都应该:不惊不慌笑对,不畏不缩直面。

9、让孩子交好朋友

好的朋友圈子能够让孩子变得向上自律,并且为目标不懈努力,他能给孩子们开阔的视野,他让每个孩子有能够各展其长,互激互励。

10、父母是孩子永远的依靠

《少年的你》中有一句话:高考完了,我们就成为大人了,但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身为家长,不要一味的追求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爱,而不是逼迫和苛责,无论是被被欺负还是受挫折,请一定要告诉孩子,你还有我们,有问题一定要告诉父母,别怕,我一直在,你慢慢说,我慢慢听。

11、做独一无二最好的自己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方法教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方法教50个孩子,永远不要照搬,更不要对比,尊重个性,倾听声音,鼓励他成为自己,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12教育就是生活

《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听说过和体会是码事,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和去经历挫败,然后爬起。

13父母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决定孩子行为举止的不是家庭排行,环境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无论是耿直的老大还是聪明的老二,你怎样你的孩子就怎样,你放不下手机,孩子就会沉迷,你没有在学习,孩子就会放纵。

14父母相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徒有教育是构不成教养的,教育和修养加到一起,才是教养,家庭是彼此相互的关系,而不是集中的关系,最好的家教,是父母相爱,最好的成长,是共同成长。

家长应该做到的一下几点

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生了孩子不养也不管,挣钱为目的或以忙生意为借口或者幌子逃避对孩子的教育,或者直接把孩子送到寄宿制或民办学校,自己清闲,让很小的孩子失去父母的陪伴,导致了很多问题,我们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家长的教育责任不能缺失。

二夫妻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是孩子幸福的港湾,而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导师和榜样,没有夫妻的恩爱和夫妻关系的和谐一切无从谈起,孩子会从家庭父母生活方式里感受人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的恩爱,就是互相包容和尊重。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比成绩更重要,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给了每个孩子十美分,对他们说“感谢你们过来陪我,我这儿热闹极了”,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继续吵闹,老人家给了每个孩子五美分,第三天老人只给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我们再也不为你玩了。

在这里玩耍,本来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但是嫌吵闹的老人,经过这般操作终于让孩子认为在这玩为老人玩,所以兴趣丧失,不玩了。孩子天生对学习充满好奇,感兴趣,但是经过家长的一番错误操作,是不是也会和这个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呢?

四,对孩子的喜欢不断增加不是减少

你有没有发现称瓜子、糖果的时候,售货员先抓一小堆,再一点一点的添加,比先抓一大把,再慢慢的拿走,你心理上更好接受的多?这就是增减效应。同理,说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先褒后贬,而是先说一些无伤尊严的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以上是姜勇校长的演讲,回放,摘录,很受启发!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03405
推荐日记
《有内驱力了?》
《爱上幼儿园,快乐初体验,老师您辛苦了!》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225天)》
《懂得孝敬的宝贝》
《亲子日记159篇2022.9.7周三晴》
《第126篇》
《亲子日记第225篇——亲情(2022.09.08)》
《《父母规》诵读第106天》
《感恩、感谢-教师节快乐-100篇》
《日记202 2022.9.5》
《9.8 周四 晴 握笔》
《2022.09.08 星期四 晴 197》
《努力的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231天》
《饥饿营销》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随手记第187天》
《2022年9月9日礼拜五,天气晴,路过美好的事物》
《亲子日记(857)2022.9.8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234篇 2022.9.7 星期三 》
《亲子日记(3)—— 2022.9.9》
《英语课文诵读打卡》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天气晴》
《2022.9.8》
《2022.9.6 黄瓜为什么叫黄瓜》
《收获的季节》
《开学后第九篇》
《来自女儿的爱》
《越买越大的鞋子,越穿越小的衣服》
《身体健康就是1》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