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时候我进行一一次小测试。对孩子们上一周的学习掌握情况大体查看一下。
因为是和上次五年级期末考试比较,这一次的单元小测试孩子们大部分都进步很大,测试前我就和孩子们说了能够进步十分以上的就要发喜报的。
我知道这一次因为是单元测试所以孩子们都会进步很大的,我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对孩子们表示肯定,我看到了他们一周来的变化和进步。
我一直认为无论孩子在学习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亦或是内心的需求上,都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观察去体会的,我们要真正看见孩子,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不是仅仅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放,用学习成绩来评价他们是非常错误的。
当我拿着喜报来到班级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神是明亮欣喜的。我先挨着把他们的进步和同学们汇报了一下,对于进步大的孩子鼓掌肯定,对于进步小的同学我也对他们表示了肯定和鼓励。
接着我开始发学习标兵和进步之星的喜报。当我发到进步之星的喜报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老师,我不要喜报。”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刘同学。这一周的时间里他比较老实内向,我对他的了解也不深。对于他说的不要喜报,我还是有些惊讶的,因为这些年他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我让让他上来和同学们一起拍照他也不上来,只是在那摇摇头,我想给其他同学拍了照。然后到他身边,把他叫出教师问她为什么不要喜报。
他说不习惯。我顿时一愣,不习惯是什么意思?他说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几乎没有发过喜报。我和他说来到了我们班级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和进步,我就要对他进行表扬鼓励。他还是很执拗地说不想要。
我想了想可能他还不适应,我让他把这张喜报放在桌洞的最里面,接着跟着我好好学习,慢慢地取得更大的进步。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就回教室了。
过后我联系他的家长,他妈妈说从三年级开始刚学英语的时候就跟不上,一般都考个二三十分,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了。
我也在想,这个孩子可能在语言方面接收新知识慢一些,但是慢慢地最终却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后进生,这也是非常可悲的。我不知道这一年的时间里能够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我想我也会尽量帮助他慢慢地发现自己的优点。
这些孩子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慢慢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慢慢地收缩了自己的内心,不再渴望被这个世界关心,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是需要我们去深度呵护的。
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多关心关注他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我也要多帮助他,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的性格更加乐观开朗,这样才能够激发起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