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这些方法超简单但管用
子晨妈妈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第178篇

鸡蛋从内打破是成长,从外打破是食物。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唤醒方法依靠三点,简单实用。目标方向明确,孩子就充满力量。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在驱动力的定义: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试想,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的需要: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亲子关系极差,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所以,当问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先问以上两个问题,因为这是父母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

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

有一句话叫“胡萝卜加大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听话,那么我就奖励你,如果你不听话,那么我就惩罚你。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不具有延续性。

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

2、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

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

3、半衰期太短。

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又该怎么办。

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

4、参与度更高。

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

5、行动更持久。

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

6、成就感更足。

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

樊登的父亲,是大学的数学教授,按樊登的说法,他父亲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做数学题,人们问他,为什么你从来都不去放松,他父亲说,做数学题就是放松啊。

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放松的方式时,他根本不觉得学习很苦,他认为学习就是放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典型的内部驱动。

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唤醒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他,理解他,关心他,爱护他,鼓励他,这些本就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事。当满足了这些后,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主要靠以下三点:

1、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什么叫自主权?

就是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对孩子而言,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学。

当孩子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的时候,他的自主权其实也就释放出来了,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做主”这件事毫无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说了算。

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是唤醒他内驱力最基本的条件。

作为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对孩子采取控制,过度干预,总觉得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辅助和监督,其实,这些做法无形当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总结如下:

陪写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巩固当天的知识,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可我们迫于学校老师的压力,以及自身的焦虑,对孩子的写作业问题强加干涉,结果就造成了作业责任的转嫁,孩子会觉得,父母催我就做,父母不催我就一直拖着。

代选兴趣班。

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课程,要知道,兴趣班之所以叫兴趣班,是因为它基于兴趣,孩子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非要强加给他,这不就是剥夺了他的自主权嘛。

生活上的大包大揽。

当孩子上小学后,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可我们总是觉得孩子没长大,还不够成熟,因此,把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大包大揽,渐渐地,孩子觉得这些事情都是父母的,自己没有必要去参与。

因为我们习惯于干涉,习惯于控制,所以,养成了孩子依赖别人的个性,他的自主意识会变得极差,他更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他更喜欢把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

小结:

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责任转交给孩子,他可以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同时,在生活上,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经常给他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独立自主的完成。

2、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想要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胜任力。

拿手机游戏来说,如果一款游戏难度很大,只要孩子尝试几次失败,他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无法胜任,他总是被虐,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对应到学习,其实也一样,如果当前的课程太难,孩子hold不住,那么他同样也会放弃。

及时反馈。

还拿手机游戏举例,游戏生产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反馈。比如,打死一只小怪有奖励,打游戏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反馈的过程,对应到学习,孩子感受到的正面反馈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挫折,是卡壳。基于以上两点,父母可以这么做:

暂时降低学习难度。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学习难度调低,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识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从初一补起,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让他获得一些学习的成就感。

刻意制造反馈。

在一个学渣逆袭的励志电影《垫底辣妹》中,主人公只要有一丁点儿进步,补习班老师会玩命地欣赏,玩命地鼓励,其实这就是反馈,跟游戏一样,孩子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慢慢地,孩子会把这种反馈转移到学习本身,他会从做题过程中找到快感。

小结:

没有人天生喜欢被虐,人们更喜欢干有好处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学习,爱上学习,那么你得先让他感受到好处,先让他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要培养孩子内在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没有,没有目标的事情,人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学习也需要有目标,试想,我都不知道学习要用来干嘛,你觉得我会努力学习吗,当然不会。有人说了,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吗,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这些是目标吗?我说是!但是它们不是最好的目标,至少孩子不喜欢这些目标。当我们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可美好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孩子清楚吗?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大多都不错,基本属于要啥给啥,他们觉得现在就挺好,既然如此,何苦为了一个虚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所以,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就需要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可以看见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想要得到的。

我认为,可以走以下路径:

1. 跟自我实现相关的目标

但凡一个做大事的人,他都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他不是为了讨好谁,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他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干。比如,乔布斯说,要改变世界,结果苹果真的做到了。再比如,周恩来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后成为备受尊敬的周总理。我们的孩子,他们本来是有目标的,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当宇航员,有的人想做大老板,只是,我们经常忘记提醒他,让他迷失了方向。

2. 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相关的目标

有个小女孩叫做凯瑟琳,七岁那年,她做了一件事轰动世界。因为她的善心,救了超过百万个非洲小孩的生命。当时才五岁大的她,看到美国公共电视播的非洲纪录片,片中说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小孩因为疟疾而死亡。这给了她很大的震撼,她扳着自己的手指数着,一、二、三……三十,当她数到三十时,她很惊恐的对她妈妈说:“一个非洲小孩死掉了,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之后,小女孩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找来当年的名人富豪排行榜,“斗胆”给上面的大佬们一一写了信,其中就包括比尔盖茨......

她的善举,坚持了12年,初心至今未变,她改变了现状,现在非洲孩子疟疾的死亡率已从每30秒延缓到每2分钟。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助人为乐”会上瘾,当你早上开车时为一个老人家让路,你会发现自己一天都很开心。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如果能把学习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绑定起来,请放心,孩子会不顾一切的努力。他会深刻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他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学习对他来说不再是痛苦,而是通往幸福的挑战。

3. 跟底层需要相关的目标

如果觉得上面两个目标太虚,那么这一条更具有普遍性。例如开头说的我那个外甥女,生活环境都不错,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但就是不爱学习。于是,通过分析她的底层需求,发现她迷恋帅气的男明星,对异性有些想法,这其实很正常,这是人类的底层需求,没想法才不正常。然后,趁着假期,我们带她去东北的大学,通过刻意的安排让她接触到一个个的东北长腿欧巴,这下外甥女大开眼界了,原来大学里这么多帅哥呀。之后,我们又带她去厦门大学,看到校园里的男男女女,在全中国最浪漫的校园沙滩散步,外甥女激动的不得了,一直说,一定要考到这里,然后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人类的底层需要永远不会变,只要你能把它们联系到学习,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诉,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依靠三点:

1、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

2、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毕竟还不懂事。内驱力是一种“推”的力量,而奖励和惩罚这种外驱力,是一种“拉”的力量,一个行进的车轮需要有多重的驱力,它才可以快速的前进。因此,切莫一棒子打死,我们只需要重点突出,适度调用外部驱动力即可。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09779
推荐日记
《随记》
《失而复得的喜悦》
《日常(270篇)》
《开心的一天》
《亲子日记第237天》
《开学第一个月要狠抓,抓什么?(1079)》
《9.13亲子日记226篇》
《亲子日记182篇》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252篇》
《我的坏情绪》
《202 值班》
《我懂得了坚持》
《亲子日记》
《(第119篇)9.13自立自勉学做更好的家长》
《读完好孩子是如何培养的》
《与墨宝共成长(35)》
《2022.9.13 星期二 《餐桌的礼仪》》
《亲子日记217篇》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教师节的礼物》
《日记》
《成长》
《眨眼睛》
《大宝7周岁生日快乐》
《开始写日记的第一天》
《焦同学的生日》
《作业风波》
《亲子日记84》
《2022/9/13星期二晴亲子日记第(186)篇》
《 × 随手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