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鼓励的妙用
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馨然硕妈妈

图像

亲子日记第287篇 星期六 多云 2022年9月17日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但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不重视鼓励,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对付”孩子的不“规范”行为。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行为究竟体现了其怎样的心态,也不分析导致其不“规范”行为的原因。这些不对症下药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有些家长并不明白什么是鼓励,甚至以为鼓励就是说好听的表扬一下。其实,鼓励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锻炼及表现自己,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鼓励不同于表扬,鼓励着重于孩子应该干什么,着重于孩子行动后的自我满足。当你鼓励孩子时,应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就孩子做的某件事进行鼓励。那么在孩子接受鼓励之后,他会干的更多更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时刻关注的内容。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即自尊感和成就感。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有效地鼓励孩子呢?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1)鼓励一定要明确。家长对孩子进行鼓励时不要笼统的说“你很棒!”或“你真行!”而应该对他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激励。好在什么地方,要给孩子清楚地指出来。

(2)鼓励强调过程,不强调结果。一句“好棒啊”“好漂亮啊”丝毫没有点出孩子努力的过程。若能换句话,例如:“全都是你自己完成的呀?你真厉害!”不但肯定了孩子的努力过程,也肯定了孩子的能力,孩子也会因此受到莫大的鼓舞,对自己也更有信心。

(3)鼓励应侧重于行为,而不是孩子本人。有些父母不明白为什么不要总是用“好”“乖”或表扬孩子性格的话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是因为孩子会从不同的方面来体会父母的夸奖。你可以说:“你这样做很好,你如果今后能改掉这个毛病,就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记住,对事不对人,更能鼓励孩子。此外,还要注意的是鼓励孩子要具体。具体的正面反馈能让孩子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也能激发其自觉性例。例如,孩子正在作画,父母可以说:“你用灰色来描绘天空挺恰当,这使得古堡显得更神秘。”

(4)在孩子犹豫迟疑的时候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在孩子犹豫迟疑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示范。如果你玩过一些刺激性的游戏,比如蹦极,你就会有这种体验:你前面的那个人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排在你前面的人玩玩得很顺利,而且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你也会跃跃欲试;相反如果她怕的要死,你恐怕也会有些犹豫。孩子更是这样,给他一个漂亮的示范,孩子的信心就会增加。还可以让孩子设想自己成功的样子,在头脑里细致的描绘这幅图画,让他越来越清晰,清晰到如同身临其境。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已经得到了肯定,他能有效地增强人的信心。必要的时候可以激一激孩子。比如,一种游戏叫走吊桥,吊桥晃来晃去,又没有扶手,孩子不敢走过吊桥,这时父母不妨先走过吊桥,然后对孩子说,你要是不过来,我们就走了。让孩子处于一种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境地。

(5)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他鼓励。孩子失败的时候更需要鼓励。如果这时不赏识孩子,孩子得到的可能不只是失败,还有失败带给他的沮丧心情,这可比失败本身可怕多了,而有了鼓励,孩子就能从失败中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失败就是失败,怎么样也不能把失败说成成功,同时也不能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要让孩子直面自己的失败,这是很重要的一课。父母不妨多与孩子讲讲人们失败的例子,历史故事也好,名人轶事也好,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好。总之,让孩子知道,失败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是每个人都会遇上的,是人生的常态。

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比完全不做要好,完全不做就是0,只要去做了,哪怕只做到0.01,也比0要大。启发孩子不要想着那没有得到的99.99%,要想那得到的0.01究竟是什么,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大地需要阳光一样,这是孩子的天性决定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些都会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因而孩子容易对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如果家长不能尽快帮孩子消除心理的负面影响,他们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今后变得谨小慎微,失去太多的勇气,不敢进行任何创新活动,也不愿为任何失败承担责任,有可能变成畏首畏尾,毫无作为的平庸之辈。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之后,家长要及时给孩子鼓励。消除孩子心中的负面情绪;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家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

高情商的家长都习惯从正面看待孩子的挫折和失败,给予孩子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家长不愿意鼓励孩子,他们喜欢用巴掌或棍棒来应对孩子的过失行为,很少关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过失。这些家长之所以不喜欢鼓励孩子,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巴掌或棍棒更容易使孩子长记性,让孩子不会一错再错。但是他们不会想这样的惩罚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更想不到这种伤害是长期而又严重的。经常给孩子热烈的掌声、恰当的鼓励不仅能让孩子“长记性”,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同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高情商家长善于鼓励孩子,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与孩子实现情感共鸣,能让孩子与自己心往一处想。这样,当家长向孩子提出更高的成长目标时,孩子会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但是,家长必须注意,鼓励与奖励不是一回事,鼓励主要是为了调整孩子的情绪,而奖励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给孩子提供荣誉或财物。也可以说是家长激励孩子的一种手段。比如,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制定这样的奖励措施:考试成绩提高1分就奖励100元。如数学成绩由90分提高到95分,那就奖励500元钱。这种奖励只能使孩子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而只把学习当做一种手段,从而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如何获得更多奖金上。可以说,如果孩子是为了一双高档鞋而去学习,那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有可能会提高,但他一旦得到了这双高档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15814
推荐日记
《 女儿是个小话唠》
《我的感受》
《2022/9/17星期六》
《失约(125)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雨(补)》
《9.18晴》
《亲子日记(1693) 秋日随笔 09.17 晴》
《大哥哥变外甥》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147篇》
《陪伴,第754天》
《第230篇 中秋游园 20220909》
《秋天的田野》
《亲子日记175篇》
《台风来袭》
《愿我们的生活总是常温暖,日子温柔又闪光 》
《亲子日记第348篇》
《爱学习的小宝》
《做核酸》
《日记》
《亲子日记》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感恩(143)》
《二年级我想对你说》
《关注孩子的变化》
《20220917亲子日记第167篇——干活》
《当上领队》
《鼓励的妙用》
《9月18日。星期日,天气晴朗》
《自卑的妈妈教不出自信的孩子!》
《过生日》
《细水长流-练字》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