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教育,好像全都成了老师的责任,家长只管赚钱供孩子吃好喝好就行。真担心接下来很难开展家校工作,最怕家长不配合老师。身为孩子的教育者,无论老师还是父母,都有自己要肩负的责任,缺一不可。但想要孩子真正成长成才,父母的分量远超老师,影响贯穿孩子的一生。
一、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究竟从何时起,老师只要做一点和“教学”看似无关的事情,就会引来骂战。明明是为了学生好,却被指责不务正业,毫无做老师的自觉。管一下学生的纪律,把学生喊到办公室谈心,都有可能遭到学生的反抗,家长的对立。许多家长的眼睛,时刻盯着学校和老师,就怕孩子的利益受损,被老师忽视或区别对待。只要发现任何对孩子“不利”的风吹草动,一言不合就是投诉、举报,逼老师无条件服从。以为这么做,孩子就能得到老师最用心的教育。殊不知,被家长、社会舆论压制的老师,不轻易和孩子分享外面精彩的世界,不敢随便纠正孩子的行为。老师教育束手束脚,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念着书本上的一字一句。到头来,老师只能怂到尘埃里,一点点失去教育的热情,赔掉的是学生变得更优秀的可能。对老师的严苛,只会毁掉孩子的后半生。
二、理解老师的苦心,严师才能出高徒
有句话说,真正的好老师,绝对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最希望孩子成才的那个人。
因为知道什么能开阔孩子的眼界,所以不吝分享,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见识机会;因为重视孩子,期待孩子能够变好,所以“狠心”要求、批评和管教;因为想让孩子更上一层楼,有更好的人生起点,所以不断拔高标准,逼孩子努力奋进。那个管孩子最严的老师,爱孩子最深。他不像家长,会把“我爱你”放在嘴边。但恰恰是那份教育的热情、对孩子无声的爱,在他狠狠的鞭策和严厉的眼神中,处处可见。只要孩子有机会变得更优秀、更自觉时,好老师一定会倾尽一切不停推着孩子走。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孩子成器的重要助力。
三、教书是老师,育儿缺不了父母
养育孩子,本就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的职责所在。孩子出问题,父母难逃其咎。正如那句话所说:老师的“教”关乎孩子的学识,只有父母的“育”,才关乎孩子的身心灵。
四、父母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教育越成功
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崇拜的对象,老师说什么,大都言听计从。多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的工作,总会发现孩子的成长越来越有惊喜的效果。教育从不是老师单方面的孤军作战。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竭力配合,一起往一致的方向使力,孩子的成长才能朝向大家所期待的前方努力驶去。
五、最和谐的关系:老师做好领路人,父母做好榜样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被潜移默化受正面影响。孩子一路成长,少不了老师知识的引领,更缺不了父母品质的垂范。唯有老师和家长互相信任,互相搭配,彼此支持,才能成就孩子最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