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周日,起的有点晚。听见哥哥在早读英语,你又悄悄的跑进了哥哥的房间。以往我都会叫你赶快出来不要打扰哥哥学习,每次你都会不情愿的走出来,今天我想,如果换个说法会是怎样的?
我明知故问的问哥哥:“你弟弟呢”
哥哥说:“在我的屋里”
我说:“哦,原来在跟哥哥学习英语呢,果然上了一年级成为小学生了,越来越热爱学习,越来越努力了”。
不一会,果然听见稚嫩的英语单词声从房里传出来,哥哥读一个单词你就跟着读一遍。我心想这一招还挺管用。我接着又说:“佳宏你学会了要好好教教妈妈。妈妈这些都不会”。果然你读的声音更大了……
今天正好看到一个教育小故事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担任小学校长时,一天,无意中看到一个男孩用泥块砸另一个同学。
当时,他就上前制止了男孩,并请男孩到校长办公室。
当陶行知处理完事情,回到校长办公室时,男孩已经在那里站着等他。
彼时,陶行知并不直接就男孩砸人的事批评孩子,而是送给了男孩一块糖,并告诉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接着,陶行知又递给男孩一块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随后,陶行知拿出第三块糖,又对男孩说:“据我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
此时,男孩有些不知所措的哭了,对陶行知说:“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最后,陶行知笑着拿出第四块糖对男孩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等到男孩拿过糖后,陶行知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一般人都认为,犯了错肯定是批评或打一顿,才能让人长记性。
正如陶行知先生这样,4块糖,便消除了一个孩子的忐忑,帮助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为之改正。
实际上,最能激励人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往往是那些正面的鼓励和评价。
所以怎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论我们知道的一大堆,但真正知道并践行的人少之又之少,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要求孩子优秀?所以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要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多夸夸孩子的长处,多像名师学习并付诸行动。
今日一悟: 我们要学会利用“南风效应”让孩子主动脱下“叛逆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