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孩子为什么总是说“不”?
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馨然硕妈妈

图像

亲子日记第290篇  星期一   多云  2022年9月19日

  孩子为什么总是说“不”   ?

   正常情况下,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步行甚至小跑了。他们发现自己即使没有妈妈的帮助,也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与此同时,孩子开始对各种新鲜事物产生兴趣,思维也逐渐形成,并且开始试着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运动能力,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会让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这时候的孩子任何事情都希望亲自去做,很讨厌大人的帮助。比如,洗脸的时候会推开妈妈的手,还不会用筷子却偏偏要自己拿筷子吃饭。如果纠正他拿筷子的方法,他还会显得很不耐烦,甚至会大发脾气。

妈妈总是突然发现,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无论妈妈要求他做什么,他都是一样的回答“不”。很多妈妈为此烦恼不已,甚至还可能会对孩子大打出手。其实,当孩子说出“不”的瞬间,妈妈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他说出“不”说明孩子正在形成自我意识,从此开始逐渐独立,不再任何事情都依靠妈妈了,“不”,可以说是孩子向妈妈发出的独立宣言。

面对孩子的独立,妈妈应该高兴并且支持孩子的尝试。当孩子开始说“不”,并且一切都要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妈妈一定不要批评孩子的失误,更不能对孩子的失误冷嘲热讽。比如,当孩子推开你的手,一定要自己吃饭,最后却打翻了饭碗时,妈妈千万不能说:“非要自己吃打翻了吧?”这是对孩子独立要求的否定,会延缓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如果妈妈不顾孩子的想法。总是用命令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到耻辱,还会磨灭他想独立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意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父母自己吃苦头。因为如果孩子小时候不能表达自己主见,到了容易产生困惑的青春期甚至成年后,他可能就会因为情绪不能自控而出现更大的问题。

当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候,他很可能会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这个时候妈妈要怎么办?难道就听之任之?当然不是,这时需要妈妈开动脑筋去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比如,当孩子自己不会穿衣服给他穿上后,他又偏偏哭着要脱下来,坚持自己穿的时候。妈妈不要训斥孩子是在制造麻烦,而是要表扬他能够自己试着做事情。妈妈也可以不跟孩子说自己的目的,而是只把孩子放在特定的环境里。比如,孩子应该睡觉的时候,妈妈可以直接把孩子抱到床上,这样就可以减少被孩子拒绝的机会。如果孩子仍然大喊“我不睡觉!”妈妈可以说“不是让你睡觉,你可以在床上玩一会儿。”

其实,父母如果意识到孩子的反抗是长大的体现,就会每天都为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高兴,这样不论抚养的过程多么艰难,父母也不会感到累,反而会体验到看着孩子成长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19061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216篇厨房小妙招》
《第168天》
《2022.9.19 天气晴 星期一》
《娅琳,你比妈妈努力!》
《分享是一种快乐》
《 新的一周开始了》
《开始用心做早餐!》
《日记211 2022.9.14 》
《最珍贵的礼物》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晴》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第749篇)》
《熟悉的人是陌生环境的小依靠》
《记第二次家庭会议》
《 2022.09.19 星期一 晴 208》
《妈妈跟你一起加油》
《周一的学业》
《台风过后 211篇》
《9月19日 星期一 晴 150篇》
《睡前讲故事》
《亲子日记第102篇——来自闺女的关心》
《小棉袄和皮夹克都很暖心》
《第407篇》
《2022.9.19 晴 星期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周一小记》
《2022.9.19 晴 周二 462篇》
《随记》
《成长之路》
《读书的意义》
《扎辫子》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