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从何而来?
孩子的自律,不是靠父母逼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孩子的自尊水平。所以,想要养出一个高度自律的孩子,一定要做到
1⃣️、放弃强逼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
2⃣️、忍住唠叨、指责和催促,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3⃣️、改变奖励方式,用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
朋友经常用奖励零花钱的方式激励女儿练琴。
一开始效果确实不错。可时间长了,女儿便开始跟她“讨价还价”、“讲条件”,朋友对此很是无奈。
记得美国心理医生曾做过一个“物质奖励实验”:
他将一只小老鼠放到了自制的木箱子里。小老鼠在木箱里乱窜,无意中踩踏触发了机关,轻易得到了食物。经过几次以后,小老鼠轻松掌握了获得食物的技能。
然而,这样的热情和满足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小老鼠就厌倦了。
他不再在木箱里走动,而是在自己肚子饥饿时,才会选择按压机关来获得食物充饥。
这就说明:物质奖励,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物质奖励会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把“我要学”变成了“为了奖励而学”。
一旦奖励停止,或者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也会荡然无存。
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改变奖励方式——放弃物质奖励,重视精神奖励。
比如:
给孩子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拥抱,一个大拇指或一句真诚的鼓励和赞美......
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与关注。
也可以给孩子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满足孩子的一个心愿,陪孩子去看一场电影,去踢一场足球......
让孩子的内心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奖励越丰富,孩子才不会感觉无趣。
奖励越走心,对孩子的激励越持久、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