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晴
昨晚下班的时候,两岁的女儿开心的给我看她摆的积木,一个儿子小时玩的小玩具盒子里边摆了8块多米诺骨牌。在她开心得举给我看的时候,一倾斜,不小心撒到地上了。当时女儿就生气了,眼里含泪。
我一边帮她捡玩具,一边说:“没关系的。”但是这没有安抚她的情绪。我想起前几天看的书,要接受孩子的情绪。两岁的孩子无法描述她现在的感受,所以要通过哭来表达。
我把女儿搂到怀里,问她:“你觉得刚才的玩具自己摆的很不错,然后掉地上了很可惜是不是?”
闺女情绪很大说:“不是!”
我说:“掉地上了,没有给妈妈看到,是不是很难过?”
闺女还是大声说:“不是!”
我说:“那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
闺女说:“不是。”但是声音已经渐渐小了,也没有继续哭得更大声。
我说:“佳音摆好了一个玩具,但是掉地上了,哎呀好生气,太可惜了,怎么掉地上了,好难过,还没给妈妈看到呢,妈妈还没夸我,玩具就掉地上了。”
女儿彻底不发脾气了,我觉得很神奇。过了一会儿就开开心心的跟我一起玩儿了,又重新摆积木,摆完了再倒出来重新摆放,她已经彻底接受了,摆完的玩具可以被破坏,破坏了还能重新摆好。
由教育老二的过程中,我反思对老大的教育。其实不是老大脾气坏,是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当。老大小时候生气,我本能的反应是:“没关系,这么点儿事,别生气,别哭了,咱再弄好就行了。”结果老大就更生气。而且他哭的时候,我们大人很烦躁,恨不得让他马上停。越不让他哭,他越哭。
我们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被理解时,情绪反而能快速的缓解。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气、难过、伤心都像高兴、开心一样是正常的人类情绪,只要是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三年级七班 魏冠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