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句话:“上100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在⼤⾃然⾥⾏⾛⼀天;教100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去触摸⼏个古⽼的城市;讲100次⽂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头弄脏⾃⼰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是的,⽣活即教育,玩耍即童年。把学习的内容局限在课本⾥,把学习的⽅式局限在说教中,不仅狭隘,⽽且低效。真正的教育,原本就在孩⼦嬉戏玩耍的欢笑中,在⽇常⽣活中的每⼀个具体场景⾥。玩,才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今天答应果果去广场那里新开的一家游乐园玩,她早早就起床整装待发,果然有期待就有动力, 答应小孩子的事一定不能食言,带她来到那里,马上就投入到那些新颖的游乐设施当中去了,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玩,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嘻嘻哈哈玩闹在一起,孩子增添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小朋友之间能给的,似乎妈妈给不了。孩子内心的那份纯真,也只有和相邻的伙伴们在一起才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一直扮演着孩子最忠实的观众,默默地在一旁欣赏着她每一个时刻的表现。虽然每次都会把自己的小手和衣服弄得脏兮兮的,可看她玩得如此认真我也不想过多阻止,只是在一些存在危险隐患的地方我会严加看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多运动对孩子的身体也好。
玩耍是孩⼦快乐的源泉。对孩⼦⽽⾔,爱玩是天性,游戏即⽣活,玩耍即童年。玩耍是孩⼦重要的学习⽅式,可以拓展孩⼦的认知,提升孩⼦的⼼智。不仅是游乐设施,甚至⼀沙⼀⽯、⼀草⼀⽊、⼀⾍⼀鸟,都可能成为孩⼦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孩⼦需要去观察、认知和理解不同物品或⽣物的各种特点,增长了见识和知识。当孩⼦专注地玩⼼爱的积⽊、⼿⼯或拼图时,更需要不断地去尝试、思考,经历失败与成功,⽽这就是孩⼦学习的途径和⽅式。特别是对年幼的孩⼦⽽⾔,真实体验⼀定要先于抽象知识,具体观察⼀定要先于⼀般概念。受制于认知和思维能⼒,孩⼦往往会把⾃⼰玩的游戏看作现实,⽽把现实看作和成⼈⼀起玩的游戏,从⽽把游戏和现实统⼀起来。所以,当⽗母拒绝了孩⼦的玩耍邀请时,我们拒绝的不仅是孩⼦的娱乐,更是孩⼦的童年。我们扼杀的是孩⼦对⽣活的热爱。⽽玩耍和快乐对孩⼦⽽⾔,其重要性是不⾔⽽喻的。
有人曾说,聪明的家长总喜欢跟在孩子后面,糊涂的家长却喜欢堵在孩子前面。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也只是一片树叶,一堆土,一朵花等等。关键我们要懂得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拿自己的经验束缚了孩子的成长。教育其实没有太多的限制和要求,只要孩子快乐健康,生活就会变得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