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经常告诫和激励孩子:“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引导孩子要想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精通各种技能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当摒弃做事情浅尝辄止的“三分钟热度”和克服常立志却无法坚持的“新年决心效应”,要做到对目标始终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如此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刻意练习、坚毅力、优秀三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告诉我们,刻意练习是一种更好的有效学习方式,能够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于心”,同时能培养其具有坚毅的品格。坚毅力强的孩子其最大优势是在某项学习任务上坚守承诺的时间更长和花费的时间更多,具备持续进步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刻意练习特质。
也就是说,具有坚毅品格的孩子,会持续不断地进行长期刻苦的练习,从而有助于其取得学业的成就。而具有刻意练习特质的孩子,会培养其具有坚毅的品格,积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对目标永不言败,最终获得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有父母或许会有这样的担心和问题,刻意练习会不会让孩子很痛苦、很焦虑、很反感,产生厌倦和对抗心理。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刻意练习本身就能使人具有满足感,可以让人感觉很美好,自我产生人生最佳的心流体验,还可以让人体会到努力练习劳有所获的乐趣和不断进步的成就感。事实表明,孩子越坚毅,越容易体验到兴趣、欣喜、激励、自豪、希望等各种积极情绪,越能感受到实现目标后的幸福感。
很显然,如何通过家庭教育让刻意练习成为孩子人生的常态,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自己命运的“练习人”,从普通到优秀,从新手到杰出,这都是父母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家庭教育内容。
父母培养孩子从小有自己热爱和感兴趣的事情,鼓励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内在动机和长时间的专注投入,引导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鼓励孩子积极迎接各种挑战,增强孩子的内在动机,渴望并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对目标永不放弃,对时间进行科学的规划,留出固定的时间对某项学习任务进行持续不断的“刻意练习”,让孩子体验练习给其带来的乐趣、幸福、成就感和价值感。
父母不断激励孩子付出大量的努力,能够给孩子带来释放激情和坚持不懈的力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精彩人生,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满足感和快乐感。可见,如果你的孩子愿意投入时间进行大量练习,一切便会皆有可能。
没有真正的“天才”,如果有,那一定是训练和教育的产物。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和适应性,正确的大量练习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提高大脑的适应能力。“天才”只不过是更多地利用了大脑的这种适应能力。一个孩子遇到的挑战越大,其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高效。而处于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目标和挑战,能使孩子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针对所有那些想变得优秀、不甘于现状和想自主掌控人生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促进孩子变得优秀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学会遵循“刻意练习”这一普遍原则,以成就为导向,给孩子自主的时间、积极关注、正确表扬和及时鼓励,教给孩子自律、刻苦、责任、进取等重要的价值观,为孩子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内生动力,开发孩子自身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各种技能,如此能够帮助那些怀揣梦想的孩子坚持不懈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并最终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