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天气晴(亲子日记第157篇)
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会要做笔记,学习也是如此,一定要标记好,加深印象。
许多名家学者的经验早已证实,坚持做读书笔记是提高书效率的最好方法。据说,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同话微礼记的书籍就多达1500种以上。列字读过的书上,常会了有眉批,还写了读书心得、内容摘要。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时。一直坚持做笔记,仅一本不是很厚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方余言的评语。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在上学时期有一本147页的大笔记木,内容包罗万象,有名作家的思想言论,有史地知识,有他自己的作文,有俄罗斯人及乌克兰民族的风土人情。
著名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曾在《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中写道:“读书应做有心人,要善于平时逐渐搜集对日后有用的贵,把它们写成日记。”他在积累资料中,经常把一些京剧、精段落摘录下来,并且经常随身带着笔记本,一有空闲,就翻同记本上记录的资料,进行思考。
被誉为当代“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其知识之渊博、功底之深厚、著述中引用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常人所不的是,钱钟书的博学,不仅与他的天才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有关。据钱钟书夫人杨降回忆,钱钟书微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8字读书时养成的,历时十余年的时间。钱钟书的全部外12本真178册,还有打字编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3万4千页。
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第三类“目机” 钱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机共23册、2000多页,分前(如果按每页300字计算,钱钟书读书笔记的总字数达0万;如果按每页400字计算,总字数将达2800万以上,可是创造人类做笔记字数的纪录了)。钱钟书大量的读书笔记,予其远超同辈学人的知识(这点只有历史学大师陈寅恪能够得上),令其成为几代中国文学研究者的楷模。著名近代史完专家杨奎松80年代时仅是各种资料卡片,就做了万张以凭借这些卡片和及其深厚的功底,20世纪90年代杨奎松了好几本影响颇大的专著,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著名历史学。著名学者与战略研究专家金一南,在写作《苦难辉煌》前,已经做了300余万宇(参军期间60万字,在国防大学工作期200多万字)的笔记。金一南在国防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写了一本45万字的《狂飙歌》,内容发人深省
记住,刀越磨越快,笔越写越灵。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定会你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