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26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第1752天——六年级李嘉琪妈妈

又是新的一周,虽然周末没有休息,但依然要精力充沛的去面对工作,一上班像是被安上了马达,动力十足。
闹钟响了,嘉琪要起床了,二宝却早早的没了睡意,躺了一会,又坐起来,拉开窗帘,催促着我“妈妈,你看天亮了,该起床了。”一股光亮洒满屋子,天亮了……一会嘉琪就去上学了,陪着二宝在客厅玩会,他光着脚丫,拿着“宝石”放在水里,大清晨的要给它们洗澡吗?反复洗洗,又装进卡车,开始运输工作。
在卧室忽然发现一张画纸,上面是一幅素描画,简单的一支笔勾勒出一个蘑菇房子,虽然用笔有些生涩,但是却是非常有韵味。嘉琪开始学习素描了,这是她的第一幅素描画,对于刚入手的她来说,画的不错。非常有纪念意义。我用手机拍下这幅美丽的画作,留作纪念。
加班回来,吃完饭已经不早了,我还有读书分享,不管多晚都要分享,既然接龙了,就不能食言,只是没有按照原定时间分享,有些抱歉。
读书分享:当孩子迈进青春期的门槛时,一切似乎都变得与以前迥然不同了。这时候,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家长需要努力的提高自己,保持自我成长,既要懂得放手,又要适当的引导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近。
每个孩子都有倔脾气,固执而抗拒家长的所有安排,父母管教的时候也不听。还有的孩子阴奉阳违,表面上会服从家长的安排,暗地里不屑一顾。当身边没有大人看管时,就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果家长太强势的话,就容易有不理智的表现。如果家长过于溺爱的话,孩子就会在地上打滚儿,大哭大闹,东西扔的四处都是。如果这些行为经常发生,作为家长就要重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
孩子的固执是他们最肤浅的认知导致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在这样漫长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是有原因的。首先,可以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动机,尝试着去理解孩子那些想法,不和孩子面对面的争执,当孩子固执的时候,家长不可以也跟着固执。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支持和鼓励,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去拒绝,避免采用强硬的手段。
有些孩子的固执是天生的,有些则是后天的。后天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家长的无限纵容。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不管正确与否。长时间,孩子形成的习惯,就是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想要的如果没有得到,就开始大吼大叫。家长一旦妥协的话,孩子就认为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就开始变本加厉,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固执,有的家长又抱着不能向孩子妥协的意识,对于孩子过分的严格,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就会开始逆反,不论家长说什么都不会听,即使是自己错了,也顾着认,认为自己是对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一味的有求必应,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过度宠爱孩子,孩子就会养成懒散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就会变得任性固执,并且非常自私。每件事情都只是考虑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想法毫不在意,自己的心情谁都不能忽视,受不了别人给的半点儿委屈,不顾他人得失。对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这些就是因为家长的千依百顺,让孩子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善恶的判断存有缺陷,按照自己的喜恶对待他身边的人事物,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而且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他人。
当孩子刚开始发脾气的时候,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长就给孩子贴上了任性,固执这样的标签。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和别人说孩子怎么怎么,任性和固执。孩子听的多了就接受这样的暗示,就真正的固执起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的在完善,主观想法越来越强烈,开始习惯性的说,我不要。我不做,我就要这么做。在儿童的心理上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心里开始变得执拗、敏感,他只是不想事事都被家长控制着,不想时时都依靠着家长。他自己有了独立的意愿,觉得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决定了。
其实,一个孩子事事都要求独立,不愿对家长妥协,这对孩子是有益的。当孩子长大时,就很容易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坚强的人。如果家长只知道压抑孩子的天性,他的反抗就会更加强烈。如果孩子的固执是合理的,家长就得答应他合理的要求,孩子合理的坚持会养成他独立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