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明论精要》的前部分深有感触,他认为新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人都能自由守着自己的本分去做各种事业,而他认为的活的教育就像鱼儿到水里鸟儿到树林里一样,文中谈到“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有的儿童天资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儿童天资很钝,他的需要力就小些。我们教育儿童,就能按他们的需要的力量若何,不能拉得一样。”这其实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其实这种情况每个 班级都有,我们班上一个女生特别内向,家庭条件也很特殊,在班上一直比较孤独,不愿意敞开心扉和别人交流,我时常和她交流,希望她可以改变自己,慢慢的她开始做作业,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虽然都回答错了,但是我觉得她在慢慢的进步,因为她至少开始改变了,从思想上对这个孩子进行不同他人的沟通交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上课也会缺少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