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28 九月初三 星期三 晴,妈妈,第82篇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三,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有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拂着柔和的微风,在微黄的路灯下,细数着前方槐树翩翩落下的黄叶,伴着这样美好的时光,我走在学习的路上。
这周的学习内容还是分三部分。一是观看基地习总结,回顾劳动的快乐与喜悦,看到孩子们在田地间,哪怕就用铁锹铲一下土,都感到了快乐无比。想到孩子们曾经在老家收花生的场景,虽然累但收获喜悦,时间允许的话,真想陪伴孩子们在田野里度过一年的四季时光。
二共学郭文斌教授解读弟子规的第32集《从容端正心作镜》,对待外在世界的一切要怀有尊重感,尊重感和爱惜感,“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通过规范外在形姿来规范我们的心念,提升心灵,最终提高我们的生命力。提到门槛的“槛”字通“坎”,不踩坎,坏事就化解了。在这里也很感谢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小对我的养育和教导。教育孩子过程中,遇见情绪失控的状况,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认真听轩轩讲述学校里发生的奇闻趣事,滔滔不绝后再回应;轩轩由于贪玩,忘记作业时需要一个善意的提醒;辕辕在图画中遇到困难,想不出怎样用笔表达时,陪在她身边就会让她的思绪起舞,这也是心理的安慰吧;大轾跟姐姐学国旗下讲话的演讲词,有感情的诵读时,认真的倾听,就是对他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他会自信的说“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在剪纸时说,妈妈看我剪的小汽车,还不错吧。
第三是王义平老师讲《论语》智慧。事业上要养父母之志。“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可以让父母在老年之后,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家务事,让父母感觉到自己有用武之地,让他们有成就感。所谓老小孩,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多去问一下老人。我想到了“小大人”,也多听听孩子们的做事想法。道义上要养父母之慧。父母也有犯糊涂的时候,而对父母的错误,子女要做到,“视父母几谏,见志不同,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子女应该尽力规劝,但是态度要委婉,如果父母不接受就要反复劝诫,并且要恭敬而不违礼。夫子认为,父母做事不一定都正确,做子女的也不能毫无原则的完全接受父母的意志,当父母有错,我们要“谏诤”,如果父母在情绪中就要过后再议,这是大孝。同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情绪时,要静下心来,等情绪好了再处理解决问题。
回到家时,孩子们答应妈妈的事情都已经顺利完成,真的很开心。
蜂拥而上的孩子们凑上来邀功,一个大大的拥抱,心里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