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308篇 星期三 多云 2022年10月5日
昨天晚上看了郭老师的直播现场问答,教子无惑,很喜欢郭老师这种问答式的直播,家长们提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每次直播必看,有时候收获多一些,有时候收获少一些,每次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而且经常看看回放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学习了几个月觉得自己变了,对孩子适时放手了、给孩子鼓励支持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了……然而我真正的变了吗?没有,几个月的学习我只学到了技法而没悟到心法,实际上还在用以前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待孩子,只不过是自己表面变了,真正的内在并没有变。孩子贪玩不爱写作业,写作业拖拉磨蹭,玩起来很专注,一写作业就像得了多动症,是孩子的问题吗?不是,是我们家长的问题。我们给孩子贴上了爱玩不爱学习的标签,而我们又监督着孩子,时不时的强化着这个标签“你都玩了多长时间了,还不学习”,
“好好坐着别乱动”,“别磨蹭了,赶紧写”,“把头抬起来,别趴到桌子上了”……一直在反复强化着孩子不好的行为,孩子能好才怪呢。我们不要起到过多的监督作用,我们更多的是要起到一个提醒工作。监督是什么?监督是以我为主,提醒是你是主,我是一个辅助你,而我不是主要的那个人。所以我们起监督作用的时候,“孩子,快来快来”,慢慢的学习变成了我们的事,而不是他的事。我们应该多去观察他表现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于孩子做对的部分。视而不见或者是觉得是应该的,而不好的部分我们就会强化。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强化孩子表现好的地方,而忽略不好的地方,强化着强化着优点越来越多,缺点越来越少。
孩子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爱玩手机,认为孩子九年级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再多学点,手机应该少玩会。我们不是孩子的老板,要去给孩子制定业绩目标,你要必须达成。父母是不管你达不达成我都相信你有这个潜力。所以我们关注的是在根部浇水的部分,不是说,你这个地收了多少果子,这个不是父母亲情之间要做的。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个孩子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哪里?一个孩子成长,不是关注成长过后的那个结果。而是孩子刚出现一个萌芽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去相信,我们很多时候目光要放得长远一点,长远在哪里,长远在孩子,即便在学校当中成绩不好,不代表他人生的成绩不好。这个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看到的事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孩子上兴趣班都学得很好,文化课总是敷衍了事, 郭老师说因为兴趣班我们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所以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就觉得非常好,而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文化课上,总觉得这个孩子还可以更好一些。实际上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家长用对待兴趣班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孩子也会很喜欢学习,反之亦然。
我们家长的固有思维导致孩子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怎么打破固有思维呢?我们认为固有思维是对的,舍不得放下,所以新鲜的思维进来,所以打不破固有思维,当有一天,我们认为固有思维是不对的时候,自然就放下他了,谁会端着不对的东西紧紧的不放,抓住是因为我们内心还相信他是对的。当我们认识到固有的思维不会给我们带来正向的好的结果的时候,自然就知道停止,知之而后有定。所以面对他,直视我们的固有思维,把它抛开了,把那个思维捋顺了,最后却发现那个思维就像泡泡一样什么都没有了。
努力学习,慢慢悟,争取早日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全身心的真正改变,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我们遇见最美好的自己!加油^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