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463》篇 学会闭嘴
第一小学王晓宇妈妈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好像天底下所有的老母亲,都自带着一种技能,那就是“话痨”。

自从当了妈妈,就开始不停地担心,不停地唠叨,原因只有一个:保护好孩子,让孩子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这种唠叨常常不那么好听:

“快点吃,别磨蹭”;

“让你别赖床,这下迟到了吧”;

“说你你还不爱听,快点写能墨迹到这么晚吗”;

......

最终,孩子拖延了、厌学了、懒散了,妈妈唠叨的内容都一一实现了。而这,就是我这几年的亲身经历。 把拖拉当成习惯的孩子,该怎么教?

从儿子上学开始,学习问题就成了老大难,如今都上三年级了,状态一点都没有改善。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很多知识点没掌握,一知半解的也毫不在意;等到晚上终于坐下开始写作业了,也不专心写,一根笔就能让他玩半天。

遇到难题还没等我启发他思考一下,仰着脸就说“我不会”;字写得难看潦草,被老师惩罚重写也是常有的事。

不管作业量多少,几乎每天,写作业都要写到晚上10点多。

辅导功课,真是中年老母亲的一场心性试炼。

我反复提醒自己,“亲生的亲生的”“要温柔,要耐心”......但坚持不了多久,就被儿子气得一通“河东狮吼”。

不夸张地说,我感觉自己喉咙都要吼出来了。

周五晚上,我跟儿子约定好,搞快点,只要今晚把语文和数学作业写完,周末就带他到牧场露营,看他心心念念的羊驼。

儿子一脸兴奋地满口答应,拿起书包就回了房间。我心里一阵轻松,想着这下该积极完成作业了。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等我忙完家务,进去一看,日记才写了一句话!

按照这个速度,今晚又是妥妥地写到半夜了。

我脾气一下就上来了,问儿子:

“你到底要墨迹到什么时候?作业是给我写的?就冲你这个磨洋工的劲儿,我告诉你,明天活动取消!”儿子开始崩溃大哭,反复哀求我,都被我严词拒绝了。

第二天,我真的说到做到,没有带他出去玩,而是让他在屋里补作业。

晚上儿子睡着后,我帮他整理作业,发现本子上写满了“我恨妈妈!讨厌死了!”,好几处因为写得太过用力,把纸都划破了。

就好像一盆冷水兜头浇过来,我心都凉了。

辛辛苦苦辅导功课、陪写作业,孩子不仅一点不领情,反而心里都是怨恨!

家长越上心,孩子越不会关心,警惕孩子“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并非孩子做好了才值得信任,能否信任孩子,来源于父母的能力和水平。 改变“发号施令”的态度。让孩子有参与感。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尤其当孩子制定了计划并认真执行时,更要给予夸赞。

让孩子当老师,从输入状态转为输出状态

“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父母不停的催促、唠叨,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烦躁,降低孩子日常的学习效率,还会破坏孩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会形成厌学的恶性循环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52090
推荐日记
《一起进厨房》
《日记269篇 成长的足迹》
《什么时候才可以我们一家人好起来了》
《不耐烦》
《孝道(291)》
《亲子日记1086篇》
《善和乐思乐享》
《学习拼音的开始》
《(19)——2022.10.12》
《2022.10.12.周三,晴》
《学习》
《第240篇 怼怼女孩》
《善和乐思乐享》
《老二一两事(183)》
《坚持很重要》
《亲自共读15》
《每天读一遍》
《家访》
《正是傲霜吐艳时》
《《挖掘内驱力,点燃成长力》学习笔记》
《亲子日记第260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亲子日记》
《陪你长大》
《飘窗垫子上的一幅画,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
《熠煊妈妈亲子日记1988天(第一课感悟)》
《学习充电》
《榜样的力量》
《随笔》
《亲子日记158(当小迎宾)》
《家有青春期男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