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是家庭整体氛围的营造者。⽗母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关系状态,因为⼈的情绪状态不好时,与孩⼦互动的感觉就不会太好,孩⼦也就容易受负⾯影响⽽产⽣阻抗情绪,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很难接受家长们的建议。所以,家长⾃⾝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家长对孩⼦说什么更重要。
想让家庭教育更好地起到应有的作⽤,⾸先要处理好⽗母之间的关系。如果⽗母关系不好,那么⽗母的情绪状态就不会好。⽗母之间因⽭盾所产⽣的负⾯情绪,如果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很容易投射到孩⼦⾝上。有些家长还会对孩⼦⼤打出⼿,对孩⼦造成伤害。
如果⽗母能和睦相处,彼此宽容互助,相互体谅,那么,他们的情绪也就容易调整好,相对家庭整体氛围会积极向上,这样的家庭氛围本⾝就已经起到了⾝教的作⽤,也就是起到不治⽽治的作⽤。家长如果善于管理好⾃⼰的情绪状态,不仅能使孩⼦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也容易感觉⾃⼰被接纳与关怀,在这种氛围中,会获得被爱与尊重的体验,对孩⼦未来与⼈相处互动能⼒的提升都有着良好的作⽤。同时,孩⼦在与⽗母的互动中⾃然会⽿闻⽬染于⽗母的相处模式,也会因此习得⽗母的情绪管理意识,在负⾯情绪出现时,能够主动⾃⾏调节。
如果⽗母之间相处模式有问题,经常出现争吵现象,情绪紧张或压抑,孩⼦就容易产⽣消极情绪,如焦虑不安、对⼈缺乏信任感。如果⽗母有对孩⼦发泄情绪的现象,孩⼦就极容易形成⾃卑、敌对或恐惧等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孩⼦不仅没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反⽽会增加成长中的负⾯记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孩⼦在未来就容易出现⼼理问题,⽽持续⼼理不健康的状态,⽆法获得应有的幸福感。
是否具有情绪的⾃我调节意识,不仅影响着家庭的情感氛围,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亲⼦关系。亲⼦关系对⼈的影响是⼀⽣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我觉察,有些⼈⼀⽣都会⽣活在⼉时经历的阴影中。亲⼦关系不良,常会引发孩⼦⼈际关系不良,缺乏⼈际安全感,并且⾃⾝情绪也容易波动,这样的孩⼦⾃控能⼒⽐较差,也会因情绪容易波动⽽在做事时⽆法集中注意⼒,常出现学习障碍。所以,情绪的⾃我管理意识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常⼤,只有具备了好的情绪管理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好家庭教育的⽅法,⼀个情绪失控者如何能够把事情做好呢?
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母应以尊重平等的⼼态与孩⼦相处,管理好⾃⼰情绪,为孩子提供温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