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晴 第19篇
家校沟通一直是家长和学校联系的渠道。武校长鼓励我们要用接纳认可的原则来进行家校沟通,不要拒绝或者惧怕家校冲突。
说实话,在初登三尺讲台上时,我就是如此的惧怕和拒绝。那时候总担心与家长聊得过多,可能会言多必失,不与家长聊,又担心家长有意见。所以总是在聊与不聊之间徘徊犹豫,对于家校的冲突真的是无比的拒绝和惧怕。但在后来与家长的慢慢沟通中,我发现,其实家校沟通并没有那么可怕,所谓的家校冲突其实更多的是家长为孩子考虑的过多,可能忽视了或者高估了老师的能力。
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作为一名家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家长来说,能得到老师对于孩子的肯定,认可,哪怕只是看见,都是莫大的欢喜。而如果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格外照顾或者格外喜欢,哪怕一丝丝的格外不同,家长都是无比雀跃的。而同时又作为一名老师,我又深切的感受到老师的无力感。班里的孩子多,老师的精力有限,又因为整体的进度限制,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格外关注,格外在意,只能尽可能的留意每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当他们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行动或者措施。
所以如此说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至关重要的话语权。
在我与家长的数字沟通中,我总结出来,任何家长都渴望听到自己孩子的信息,渴望关注自己的孩子,而我们老师在留意到孩子的异常或者进步时,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反馈沟通,这对于家校沟通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只能陪孩子一段,我们可能会给孩子留下一些不错的印象或者引导,但真真正正具有话语权的一定是父母,所以做好家庭教育还是至关重要的。
很庆幸加入家校教育学习的团队,期待每一次学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