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是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原则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生活教育确立为教育的基本原则。而时至今日,这一基本的原则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教育从来都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这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现在的很多孩子在家长造设的空间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考个好成绩几乎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生活教育的缺失,造就了很多学习成绩很好而生活能力基本为零的巨婴。这些孩子不仅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因隔绝于现实生活,而无法形成完整的成熟的心智。而成熟的心智,只有在现实生活的交互作用中才能产生、形成。
学习是生活的手段。有些极“负责”的父母,从小只给孩子一个学习任务,其他吃喝拉撒都有父母代劳操持。因此,我们应该呼吁整个社会重拾生活教育的理念。生活教育是从孩子成长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的。父母对孩子的呵护责任,仅限于那些因孩子年幼而无能为力的事情,教育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掌握生活的技能,而一旦他们掌握了这种技能,家长就不应该包办,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子女的正确做法。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长绝不包办,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劳动意识的缺乏,对劳动的无知,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学习的目标是更好地劳动,而不是为逃避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现在也需要不断地加以强调。孩子通过生活教育,懂得自己生存必须依靠自己诚实的劳动,而这个过程需要他人的合作才能完成,需要给他人的合作和帮助致以感谢,于是他学会了感恩。